「近世越南佛教文化研究」工作坊紀要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國文哲研究所、佛光大學佛教學院、佛教研究中心
時間: 2018 年 3 月 20 日(二)上午 9:00 至 2018 年 3 月 21 日(三)下午 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二樓會議廳
佛光大學 雲水軒 109 講堂
撰寫人: 賴霈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近世越南佛教文化研究」工作坊紀要
 

  「近世越南佛教文化研究」工作坊為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國文哲研究所、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與佛教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於 2018 年 3 月 20 日至 21 日舉行。由於近世東亞社會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佛教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在中國、日本、韓國已累積頗多研究;然而越南佛教文化並未受到學者適當的關注。近年來,越南佛教相關文獻陸續問世,加以新方法、新時代網路傳播方式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使越南佛教研究蘊含極大的開發可能性。為整合學界研究力量,提供學者交流平臺,推動越南佛教文化研究的進展,本活動嘗試以越南佛教文化研究領域為主題召開工作坊,促進臺灣、越南等地的學術交流,以期對越南佛教文化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能有所創發與更深刻的理解。這次工作坊共有十位學者發表,以下依照發表順序,記錄發表主題與內容。

開幕式

  佛光大學黃繹勳教授表示,2016 年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構思新的大型東亞研究計畫,由佛光山佛教基金會支持進行近世東亞佛教文獻研究(包含東南亞越南),並延聘林鎮國教授擔任召集人。經過幾年訪查,發現有很多未收入藏經當中的文獻資料。計畫主持人之一的廖肇亨教授發現越南研究的重要性,故在他的子計畫中納入越南研究。本次會議可以說在臺灣與越南主要的佛教研究學者都已到場。此外,這幾年佛光大學約有二、三十位來自越南國際學生,當中也有很多法師,他們中文程度極佳,由此亦可見越南佛教目前的活力,以及研討佛法的熱忱,這些年輕學僧願意來臺研習,希望本次工作坊可以引發他們對自己國家的研究興趣與自信,期待今日的交流成果。

第一場

主持人:林維杰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耿慧玲教授(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碑誌中越南李朝寺廟初探
發表人:陳益源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論 題:清代越南使節與中國廣西桂林「湘山寺」之互動
發表人:鍾雲鶯教授(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 題:越南「四恩孝義」教派對佛教經典的運用

  主持人林維杰教授開場時表示,今日學者陣容十分盛大,第一場論文發表包含越南寺廟碑誌、竹林禪派,以及善書研究。

  耿慧玲教授表示自己過往是研究碑誌,意外發現越南碑誌中擁有非常多佛教材料,例如《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一集二十七通碑誌中就有十三通與佛教有關,一、兩百年的時間僅見的幾篇材料卻罕有學者研究,令人遺憾。耿教授特別指出,碑誌研究不只碑文的內容重要,文獻的外緣資訊亦透露了重要的歷史意義,由於碑誌的刊立需要許多條件配合,就物質性來說,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俾以取得合宜石材、適當工具;撰文、書寫、鐫刻人才,以及得以樹立的地方。這些都需要經濟、社會、文化甚至政治力等配合,才能有一通碑誌的橫空出世。因此,每一通碑誌都具有反映當時需求與現象的價值,且具有昭示性、公證性及長久流傳的特性,如黎貴敦《見聞小錄》中所記錄的七通碑銘,雖有六通與《越南漢喃銘文匯編》重疊,然《見聞小錄》卻可看到內容以外的其他歷史資訊。此外,耿教授的研究視野是以中越關係作為分期,將越南歷史分為百越時期、州郡時期、羈靡時期、李朝時期與宗藩時期。她所關注的李朝是羈靡至宗藩的轉換期,碑誌透露此時期家族寺院的佛教勢力強盛,大世族捨身出家者眾多,如九真黎良家族等。而許多碑文的撰寫者為出家人,但使用的文字卻是儒學的漢文學,亦可見當時儒佛結合的現象。在佛教圈內部,越南碑銘透露各宗派融合的訊息,舉凡漢傳的法系、佛菩薩名號、持咒與持述等都留存於碑銘中。最後,耿教授呼籲學者們應更重視碑銘材料。

  陳益源教授首先對遠從越南來的幾位學者表示由衷的歡迎與感謝,並說明此次演講是其執行科技部「清代越南使節於中國刻詩立碑之考察與研究」計畫中的階段成果,主題聚焦於廣西湘山寺。陳教授表示目前約有一百部左右的越南北使詩文集,而他親自所到之處,至少有八處存有使節詩文之文獻,分別是廣東清遠飛來寺、廣西桂林全州湘山寺、湖南祁陽浯溪碑林、江西南昌滕王閣、河南湯陰岳王廟、河北邯鄲呂仙祠,以及山東鄒縣亞聖(孟子)廟、山東濟寧仲夫子(子路)廟等。其中廣西湘山寺乃越南使節由廣西入關的必經之地,從康熙年間至光緒年,即有約三十幾位留下題詠詩作。除此之外,應該尚有更多作品以對聯或刻石等形式留存中國,例如范熙亮的日記就言明自己去妙明塔時看到黃仲政的題詩。有趣的是,同一首詩現存的殘碑與詩人自己回國後所整理的文集,改動的部分通常很大。「湘山寺」被譽為「楚南第一禪林」,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曾住寺為僧二十一年,留有石刻花圖;經過歷史演變,特別是 1943 年日軍轟炸和 1944 年日軍侵占後,僅剩十餘間寮房和妙明塔,再經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所餘殘屋幾乎蕩然無存。在越南使節的湘山寺詩文中,多次提到的安南國使張公、黃仲政和阮輝的刻詩與對聯,亟待學者前去考察,或許還能找到越南阮輝、阮有慎、吳時位的佚詩。

  本場次第三篇論文是鍾雲鶯教授針對越南四恩孝義教派典籍所作之研究。越南四恩孝義教派是吳利於 1870 年所創立,是寶山奇香的奇字輩傳派。創教時期由吳利、阮會真所創作的經典,多為漢字書寫。鍾教授收集與考察後發現,其中包含內部主管才可以擁有的經典「功文」,記錄了各式儀典疏文,與記載教義、修行手印、各寺廟之建築雛型,皆屬於內部秘傳的書籍。另也有提供信徒抄寫,敘述吳利自身神祕經驗的書籍。除此之外,傳統佛教典籍如《普門經》、《大悲咒》、《金剛經》,以及民間善書也在此教派的典籍之中。綜合這些典籍的內容,鍾教授認為主要是融和了儒、佛、道、中國的神明信仰與越南本土的地方信仰,其中佛教信仰為最主要的部分,四恩孝義的名稱便脫自佛教的四重恩,且這些典籍中充斥著真言、佛號與咒語等與佛教懺悔儀式相關的文字,阮會真所寫的開經偈有別於佛教傳統中常見的開經偈,具有聖化吳利的痕跡。鍾教授進而指出,四恩孝義中的觀音信仰,多來自《普門品》、《白衣神咒》,描述觀世音菩薩救度四生六難之故事。並包括用以免難除魔的咒語、手訣、手印,這或與當時吳利開發安江省七山區所遭遇的天災、野獸攻擊或者流行病有關。除卻觀音之外,關公信仰則是四恩孝義教派自身的標誌。最後,鍾教授說明四恩孝義教派之所以能獨立於佛教,是因為他們持續創造自己的典籍,進而自我標誌,故能重新詮釋原有信仰的文化權力。

  綜合討論時,黃繹勳教授表示,從佛教學者的角度來看,本場三位教授分別從歷史、文學或社會學的角度提供重要資料,讓習慣使用教義、教理分析的佛教研究者耳目一新。李貴民博士詢問,使節寫詩雖然頻繁,但若要刻詩往往需要各種因緣促成,不知何以湘山寺刻詩特別多?再者,四恩孝義之四恩,似乎不是佛教的主要教義,為何他們以此命名?陳益源教授認為刻詩有許多不同因素,有時是當地地方官員為表現對越南使節的禮遇,更多是在私人地區的家廟,由主人決定要刻;此外,日記中有資料說明使節自費刻詩。鍾教授回應,四恩確實並非佛教主要的教理內容,但就四恩孝義自己的解釋,此是因為吳利過去某些神秘經驗,與四恩內涵相關。

第二場

主持人:陳益源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發表人:范文俊教授(越南翰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院)
論 題:十七世紀越南元韶禪師與中國南方佛教關係研究
發表人:曾堯民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日本、中國的越南佛教研究:以《新アジア仏教史》、《世界佛教通史》為中心

   越南翰林社會科學院范文俊教授此次利用藏經、明清的文集、越南田野調查的資料(包含廟宇所藏書籍與木板),研究越南的元韶禪師。范教授首先解釋為何要研究元韶,除了他本身是對越南禪宗有深遠影響力的禪師外,此次特別從中、越文化交流的角度關注元韶禪師之貢獻。元韶(廣東人)乃是越南中部以南的臨濟宗禪師,於 1677 年左右,到大越國歸寧省發展宗派。從此中國南方的臨濟宗轉過越南南方,元韶禪師成為越南南方的禪祖。在中國明清動盪時期,越南南方阮主開放,以致往越南者眾,當時越南國內發生兵戈,北方鄭主與南方阮主兩邊爭鬥多年,使越來越多北方人民移民到南方。南方華人特別多,來傳教的華人僧侶也很多;就在此時,元韶禪師帶臨濟派到越南傳教。根據越南南方廟宇所傳《歷傳祖圖》與越南寺廟的田野調查結果,可知元韶乃臨濟一脈,由幻有正傳、密雲圓悟一路傳至元韶超白,依著「正、圓、通、行、超、明」排輩,元韶之前於中國弘法,元韶與明海法寶等弟子則為臨濟在越南的分支。至今,越南中部以南地部分都是元韶禪派的禪派。



  曾堯民博士則從日本、中國兩部佛教史出發,分析兩地對當前越南佛教的研究現況與特色。日本方面,《新アジア仏教史》共十五冊,主要是以佛教傳布的路線為先後順序,其中漢字文化圈的佛教,以中國、朝鮮、越南與日本為主。曾博士指出越南佛教與朝鮮併為一冊,且章節相當不平均,一到六章是韓國佛教,而越南佛教僅占第七章,由石井先生自己主筆。從分量來說,顯然日本對越南佛教的研究還有許多發展空間。此外,石井先生的論述較強調越南的獨立性,將越南佛教放入東南亞史的脈絡中,也凸顯越南地區的僧侶與其他國家的來往,只是曾博士亦指出此書有時也有過分強調越南主體性的疑慮。如中國早期,越南尚屬中國藩屬,若過早強調越南僧人至中國及其所造成的影響,容易產生混淆區域史與國別史的問題。除此之外,石井先生並未處理越南內部本身不同派別的發展,這些剛好是釋清決法師《世界佛教通史》越南冊所著力之處,包含三大禪派的教義與實踐、發展與歷史等,該書特別強調中國對越南的影響及其淵源,如三大禪派中,作為祖師的毘尼多流支、無言通與草堂皆來自中國,中國的因素不斷地被提及,反而越南對外的關聯較少著墨。曾博士總結,說明這兩本介紹越南佛教的書籍,《新アジア仏教史》以東南亞史的角度立論,而《世界佛教通史》越南冊聚焦在內部發展史及與中國佛教的關聯。

  主持人陳益源教授表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中國與日本學界都對越南懷抱興趣,當然其中也會有自身偏好、侷限,實足以讓我們反躬自省,臺灣對於越南佛教的研究也仍然不足,但更顯示今日研討會的重要性。

第三場

主持人:黃繹勳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發表人:陳玉女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
論 題:明清佛教與越南佛教的關係
發表人:陳翠玉教授(越南翰林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論 題:佛皇陳仁宗與越南竹林禪派
發表人:李貴民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
講 題:越南漢喃院館藏資料在研究嘉興藏上的價值

   第三場研討會首先由陳玉女教授發表明清佛教與越南佛教的關係,陳教授表示自己是因為嘉興藏研究而開始關注越南,因為約兩百年的嘉興藏刊刻流通過程包含了明末清初變革,以及遺民的流動,但今日只能談及一些邊緣的部分。然這些邊緣的資料也有其珍貴之處,就像大家也許想像不到臺灣也藏有嘉興藏。明清之際與東亞諸地域的佛教發展,其中一條重要的線索就是海上貿易與經藏典籍流通的關聯,當時浙江、南京通往朝鮮、日本;廣東、福建往越南,無論是商人、遺民或僧侶,大致依循這幾個方向。從日本鐵眼藏、朝鮮發現的漂流商船所載之嘉興藏皆是著名的例子。臺灣的北港朝天宮自從康熙三十三年 (1694) 起由臨濟宗僧人擔任住持,其中第十三、第十四代曾至福州長慶寺,如今所見的嘉興藏也許便是當時帶回的。回到越南與中國佛教關係,可以看到最直接是與嶺南佛教建立往來關係,包含拙公和尚、性泉和尚,透過這些交流將廣東寺廟的典籍,經過鼎湖山慶雲大禪寺傳至北越,再逐漸傳至中越。陳教授透過探查越南「明鄉人」的信仰足跡,指出明末清初的遺民家族如何在沿海乃至東南亞諸國之間遷徙、流亡甚至抗清,以及如何將原鄉的信仰移植並再造於他鄉,如明鄉人建立的廟宇中會有明太祖朱元璋之畫像,而部分的家族祠堂會聘僱僧人來管理,形成一種非儒非佛非道的獨特型態。

  越南翰林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陳翠玉教授介紹十八世紀復興竹林禪派的第四祖吳時任。吳時任雖是一名儒生,但其流傳的著作《竹林宗旨元聲》,對竹林禪派影響深遠。此書呈現方式類似於禪宗話頭或公案。竹林禪派始祖陳仁宗〈居塵樂道賦〉中本包含和光同塵思想,又對社會現實有所關懷。且因著陳仁宗關係,竹林禪派在越南具有類似國教的地位。吳時任以儒士之姿由儒入佛,企圖透過竹林禪派復興儒家精神。具體做法包括綜合佛、儒、道來發揮入世精神。其次,他主張儒學解脫工夫就是佛學,在《竹林宗旨元聲》中,他分二十四章相應於二十四聲,也是二十四個禪觀題目:空聲、殷聲、發想聲、見聲、喚聲、說聲、牧聲、定聲、寂然無聲、斷聲、一聲、樞聲、表裏聲、行聲、洞聲、明聲、判聲、宿聲、不果聲、藏聲、響聲、藏修聲、流動聲、餘聲。每章的結構都模仿禪宗經典的念、頌、偈各部分。它的佛學思想根底出於《楞嚴經》,儒學思想來自易學和理學。且佛教大乘密宗特別注重聲音,表現於書中的真言與神咒。二十四聲以空聲為首,其象徵是一個圓圈的形象,意味著在《華嚴經》是色非色的概念中,色與空二法統合於同一個本體上。此處的空聲並非無聲,而是統攝所有聲的根本性聲。以理、欲來解釋空的境界。由此書可以看出吳時任論點的多面性,也因此需要有破執的態度。陳教授指出,或許這就是為何吳時任可以依據不同需求侍奉不同政權。在當時或許沒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但從哲學理論來看,越南三教融會的傳統到了《竹林宗旨元聲》才有正式的理論,值得研究與肯定。



  李貴民博士接續陳玉女教授的研究,針對「越南漢喃院館藏資料在研究嘉興藏上的價值」一題發表演說,他指出越南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而漢籍文獻也在兩國人民的交流中相互傳遞。十七、十八世紀後黎朝的朝政,為權臣所把持,雖然後黎朝初期尊崇儒家思想,但是值此政治、社會動盪不安的局勢,加上明末遺民逃禪之風,有些嶺南禪師來到越南北部深受皇室重視,不僅將佛法帶入,也引入中國《嘉興藏》等佛教典籍,甚至有黎朝皇室公主因而出家成為住持,為越南佛教注入新的元素。在這股學佛之風的延續下,十八世紀初越南性泉禪師也曾奉旨前往閩粵一帶求法,晚明重振佛教戒律的鼎湖山成為越南佛教新養分的來源,促使越南建立戒律的修學,並始立具足三壇,當時所引入之《嘉興藏》等佛教典籍也成為現在越南漢喃院所藏的重要史料文獻。而越南漢喃院所藏的明末清初重振佛教的祖師大德所注疏的《嘉興藏》等佛教典籍,不僅對於越南當地佛教信仰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明清時期中國逃禪僧人的珍貴佛典著作典籍也因此傳入越南,甚至成為罕見的域外漢籍文獻,可見越南漢喃院所藏的相關佛教資料對於研究《嘉興藏》具有重大的價值,值得深入研究。

  討論時,林鎮國教授補充陳翠玉教授所提及的空聲(論文第三頁),是以大乘佛教的空義來解。然吳時任所言之空,大抵有兩個意思,分別是空性的空與虛空(空間性)的空。鍾雲鶯教授就教於陳玉女教授關於玉皇殿這類先天道的道場,似乎也跟反清復明有關聯,不知是否有更多資訊?陳玉女教授回應,當時鄭成功的部隊擔心清兵追捕,便會逃入寺院,自然在中國會將寺廟當作反清復明的據點,但越南方面的資料蒐集尚欠缺,可以再探索。

第四場

主持人:林鎮國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發表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禪苑集英》佛教護國思想初探
發表人:阮蘇蘭教授(越南翰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院)
論 題:從比較文學角度看中國漢文佛經「觀音濟渡本願真經」與越南喃文通俗佛教本行詩傳「香山靈普演音」的關係

   第四場首先由廖肇亨教授發表「《禪苑集英》佛教護國思想初探」。護國佛教是東亞佛教常見的一種類型,在日本特別指天台宗與真言宗,藉教法鎮護國家,降伏怨敵,並講讀經典或修法。如著名的護國三經(護國仁王經、法華經、金光明經),以及前一場次所講到的竹林禪派亦有護國佛教的色彩。更早從宋代大慧宗杲的「菩提心即忠義心」,便談到出家人責任與家國社會的關係,大慧從主戰派的立場,主張與金人對決。明末清初的狀況又有所不同,當時靈巖繼起「以忠孝作佛事」反而是對抗政權。類似的情形如日本榮西「興禪護國論」與日蓮「立正安國論」在目的上不見得一樣,但護國的精神則大同小異。《禪苑集英》是越南早期最完整的禪宗史書,反映了越南早期佛教發展的歷程。而這部史書出現一些跟護國佛教相關的線索。此書對認識越南佛教(特別是禪宗發展的歷程)極有幫助,尤其眾多聲譽卓著的大師的生平事蹟都與佛教護國精神息息相關,從佛教護國思想重新檢視《禪苑集英》一書當別有啟發。


  越南翰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院阮蘇蘭教授發表「從比較文學角度看中國漢文佛經『觀音濟渡本願真經』與越南喃文通俗佛教本行詩傳『香山靈普演音』的關係」,從妙善公主的喃字演傳來看越南對香山寶卷的吸收與改變。阮教授經過幾年的調查,目前看到四種寶卷。首先,妙善公主寶卷早期是西元十二、十三世紀左右出自中國。學者普遍認為十二世紀初刊,1778 年重刊於杭州;但越南有 1772 的重刊本,可謂目前可見最早的版本。阮教授指出香山寶卷由十六世季末傳入越南黎朝報恩寺,碑文上註明刊印寶卷的費用由誰贊助,由此,香山寶卷從十七世紀開始被大量出版,越南當地認為香山寶卷是中國佛教正統經典,這點與中國不同。證據顯示越南北部早於 1772 年就有香山寶卷的故事型態傳播,其演變過程是由香山寶卷至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再輾轉成為南海觀音本行國語妙撰,採取的語體是用六八體的喃字體,相信便於民眾頌讀。又《觀音過海真經》這部典籍,據書中序言所述,乃根據一本早於十一世紀的重刻本複製,但其中竟也出現喃字,足見通俗文學與信仰上的交流。阮教授總結道妙善公主的故事於越南流傳得相當早,且有多種形式,如寶卷或喃字傳本。

  范文俊教授針對護國佛教的主題補充,於史書中記載越南朝廷在北境有戰爭時,會命僧人讀誦仁王護國經。陳玉女教授則詢問阮蘇蘭教授,關於普明法師所寫的香山寶卷在宋代已有,之後演變成觀音菩薩本行經,於中國也流傳相當廣,直到明代萬曆年間因為海貿關係,據此版本修改了觀音傳;而根據阮教授的報告,指出其直至十八世紀才傳入越南。這中間為何會距離幾百年?有無相關線索?阮蘇蘭教授回應,在越南黎朝有兩種觀音崇拜,分別是男性、女性觀音,當時有一說為皇子是因觀音而生。至於為什麼十七、八世紀才有觀音傳記,初步認為中國雖然觀音傳說很多,但細節差異亦頗多,所以阮教授先透過版本對照(喃字內容與漢字比較)追索,發現越南香山寶卷是接收朱鼎宸的版本而來,但不敢斷言於此之前沒有,因此也許還可以再考量其他版本的觀音傳說是否更早傳入越南。

閉幕式

  籌備委員林鎮國教授表示,當時會與佛光大學發起此計畫,是來自澳洲國立大學團隊的現代中國唯識復興計畫,發現為了研究現代必須追溯源頭,這種近代早期的研究如今已成常識。某一次至印度開會,林教授才感受到歷史性質的世界圖像開展於自己的視域中,如同早期耶穌會士乘著季風,繞過好望角到印度,甚至到各處,當時映入他們眼簾的並不是現在的國別世界,而是整體的世界。而後林教授認為自己對中世紀的研究與十六、七世紀後的研究,差別在於相對於中世紀細緻的哲學分析,明清時代的知識內容會進入到一個整體世界的概念,很有實感。在這個大框架下,越南一直是幾位學者想深入研究的範疇,但仍相當缺乏,今日得以邀請諸多學者來,如同開了眼界,就像是進入近代早期的感覺。

  籌備委員廖肇亨教授則表示,傳統藏經流傳最廣的就是《嘉興藏》,即便如此,卻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本計畫文獻調查包含中國,比如徑山藏就有三百多種,除此之外,本計畫又多收集了超過一百本文獻。如同敦煌文獻、古寫經一樣,可讓學者來研究。籌備委員黃奕勳教授介紹計畫所蒐集的文獻,此經費由佛光山專款專用,目前部分珍貴文獻也已有學者申請來中心使用和閱讀。如藏於日本正倉院藏的聖語藏共 243 卷的隋唐寫經。

  與會學者亦紛紛發表感言。阮蘇蘭教授表達了對臺灣學者的感佩,同時建議應該將越南研究放入東亞地區的視域來看,除了可以看人的漂流之外,還可以研究書的漂流,便可知過往國家之間的交流為何。耿慧玲教授則感懷自己已二十四年沒有回到中研院,這段時間也剛好是在研究越南的期間,想來相當漫長。耿教授說以前見山是山,所見越南任何東西都有中國影子,想著「那不就是中國嗎?」後來見山不是山,發覺越南存在許多獨特的東西。最後見山也是山,因為中越的關係交織,實是很微妙複雜的情況。

  最後廖肇亨教授對遠從越南而來的貴賓表達感謝之意,也期待之後能帶臺灣的研究團隊到越南實地考察並舉辦研討會,相互交流、研究新知。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