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時間: 2019 年 11 月 28 日(四)上午 9:00 至 2019 年 11 月 29 日(五)下午 4:5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林易澄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海關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本次「海關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研院近史所劉素芬教授籌劃,除主題演講與綜合討論,共有 6 個場次,19 篇論文。

11 月 28 日
主題演講

  主講人:濱下武志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講 題:全球視野下的三個循環:從海關資料看氣候、經濟及日常生活

  濱下教授近年提倡「海關史研究 2.0」,指出十九世紀後半開始,近百年間,中國海關留下大量資料,除了海關制度史研究及學者利用貿易統計資料的經濟史研究,尚有許多面向等待挖掘。濱下教授將中國海關之建立置於近代全球視野:西方工業化國家前往熱帶、亞熱帶尋找資源,同時也生產各種新的知識,包括氣候水文紀錄、醫療與地方社會報告、海關參與萬國博覽會資料,海關洋員的學術文化興趣等,都顯示這時期的多層次面貌。他勾勒三個循環:除過去關注較多的經濟循環,進一步加上氣候自然循環、地方社會日常生活循環,期望新研究利用海關資料,更深入了解當時歷史變化。正如濱下教授所言,海關資料相當豐富,近年學者也分別就自己所長加以開展,這一主題演講,適為本次會議各論文不同的探索,提供一個整體思考架構。

 

第一場:文化交流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圖可以作什麼?:以英國東印度公司職員 John Bradby Blake 所訂製的植物圖繪談十八世紀的全球知識與商業網絡
評論人:馬騰 (Mårten Söderblom Saarela) 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戴麗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 題:中國海關洋員的自然史調查活動
評論人:馬騰教授
發表人:周芳美教授(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論 題:Artistic Activities among the Foreign Staff of th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評論人:賴毓芝教授
發表人:張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俱樂部林立:近代上海的社交型總會
評論人:張志雲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侯彥伯教授代為宣讀)

 

 

  賴毓芝教授以十八世紀植物圖錄,討論英國東印度公司職員 John Bradby Blake 對中國植物的認識。「圖」成為連接東西方的媒介,以及認識陌生的事物的主要憑藉之一。“Is not this?” 一語常在其書信中出現,呈現出辨識及連接新見事物與舊有的知識體系間的關係如何,幾乎是當時全球化情境中的日常課題。同時,圖像也重新定義時人眼中的「真實」。每個文化各有自己的真實,但西式繪圖法能承載較多的物質性。許多中國外銷植物畫,仍本於《本草綱目》等傳統文獻,只是用了新的繪法,使之看起來「比較真實」。

  戴麗娟教授討論海關洋員自然史研究的興趣。他們駐華時間長,派任地點多,收藏標本也相對多元。Augustine Henry 從業餘愛好者變成專業林業教授;Hosea Ballou Morse 在貿易研究之外,也因社交活動培養收集植物的興趣;John David Digues La Touche 則成為中國鳥類學權威。這些跟海關正職關係不大,但海關總稅務司赫德 (Robert Hart) 持開放態度予以支持。儘管起初搜羅的知識零星,但逐漸積澱,成為日後西方、中國、日本的學術資源。

  周芳美教授與司馬堂 (Thomas E. Smith) 博士討論海關洋員的藝術活動。這些海關洋員包括 Shanghai Art Society 的 Jacques Auguste Charles Mouillesaux de Bernieres 以及 Anna Davis Drew、Willard Dickerman Straight 等。海關洋員多畢業於歐美名校,具藝術課程基礎,留下不少頗具水準的素描、漫畫、繪畫、攝影與文藝寫作。本研究也留下延伸課題:這些藝術社群和中國人關係為何?中國人是否曾得見其作品?觀賞者又是否藉此而對西方藝術有更多認識?

  張寧教授討論英式社交型「總會」在上海的運作與影響。上海總會為在華外人社交組織核心,源自英國紳士型俱樂部 (gentlemen's club),具有三個特徵:一、高度排他性。二、休憩性。三、公民社會特性。上海總會在中國引入一種新型社交場所、社交方式,在此與同階層、觀念人們往來,建立人脈。十九世紀後期,許多華人加以模仿,惟早期多行賭博之實。1910-20 年代,上海銀行業者進而改用「俱樂部」之名,強調有益之消遣,期以改良社會。

 

第二場:重塑近代亞洲海域──海關與燈塔

主持人:劉翠溶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陳國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 題:中國近代海關與臺灣燈塔──「照亮東亞海域研究之一」
評論人:劉翠溶教授
發表人:林志龍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1950 年代以來臺灣的燈塔業務與對外關係
評論人:陳國棟教授
發表人:侯嘉星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近代中日燈塔經驗的比較──以日治時期臺灣燈塔之接收與建設為例
評論人:陳國棟教授

 

 

  西方列強的海外建設是否只為自身利益?陳國棟教授討論清末澎湖與鵝鑾鼻燈塔建設,提出不同看法。十九世紀東亞海運發展,臺灣交通位置重要,但週邊船難頻仍,有迫切導航需求。西方要求中國政府利用噸稅改善港口與沿岸助航、導航設施。此項工作決策在中國總理衙門,由海關總稅務司主持,排除外國領事。因此若只用帝國主義理解,顯有不足。

  林志龍教授討論臺灣海關監管燈塔這一世界制度特例。冷戰時期,燈塔不只為公眾服務,在國防與主權上亦特別受國家重視。例如戰時遇襲,軍方將通知燈塔關閉燈光。軍方亦使用燈塔土地。南沙群島是否設置燈塔彰顯主權一案,則顯示海軍與海關、財政部在主權與商運之間的不同考量。

  侯嘉星教授討論 1895 年後日本接收及管理臺灣燈塔的情況,對比中日制度。十九世紀兩國開始建設近代燈塔,中國由海關總稅務司掌握,專業主導,日本則由國家主導。1890 年代日本進入燈塔建設高峰,臺灣多數燈塔完工於 1910 至 20 年代,反映日本航運業發展。相對之下,民國以後中國的燈塔事業則陷入停滯。因此雖然中日兩國都依循近代以來西方國家所建立的航海事務國際規範,但從燈塔事業的發展來看,仍能具體而微地觀察到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日雙方國力消長的變化。

 

第三場:重塑近代亞洲海域——海關與航政

主持人:鄭維中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游博清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商業貿易與海洋調查:十九世紀前期英人對臺灣周邊海域的認知
評論人:鄭維中教授
發表人:李佩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因地制宜──臺灣開港後沿岸華洋貿易糾紛與海關因應之道
評論人:侯彥伯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劉素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長江水文與航政:以江漢關理船廳為例
評論人:林志龍教授

 

 

  游博清教授討論 1779-1840 年間英國人對臺灣海域的調查以及航行安全、航線規劃。鴉片戰爭前,英國與臺灣未有直接貿易,但由於中英廣州貿易需求,英國船艦不時經過臺灣週邊。這促成大量水文知識的生產。他分析 The India Directory 以及 The Nautical Magazine and Naval Chronicles,從不同時間版本,比較相同水域描述上的變化,指出調查進展與重點變遷。起初臺灣南方海域與廣州航線關係密切,最為完整,1820 年代鴉片貿易興起後,對臺灣中部與西部海域認識亦加深。

  李佩蓁教授討論中國開港後,洋商違反條約在非條約口岸的貿易。過去多從走私緝私角度研究,但李教授認為這涉及制度變遷。1862 開港前,洋商已在臺灣沿岸活動。設立海關後,條約制度並未馬上發生作用。加以臺灣河川多東西向,南北交通不便,洋商多不願遵守。直到 1870 年赫德出面協調,以地方半稅處理,糾紛方告一段落。這呈現出海關因地制宜彈性,與其禁止,不如將之納入制度性管理以加盈課稅。

  劉素芬教授討論長江整治工作。由於沙洲阻礙,水位低時船隻難以通行。整治不僅便利航行,也促成港口規劃相關利益。民國時,海關邀請柏滿 (F. Palmer) 在 1921 與 1923 年間主持調查。柏滿測量長江下游地形、水文、雨量等資料,指出疏濬需要;中游以上,則整治不敷成本,建議加強防災替代。此後,海關增設各口岸巡江工司,從工程技術發展到航政管理知識。相較政治動盪,近代中國海關相對穩定,得以培養專業人才。長江整治等工程,使中外合作跨越國家界線,促成海關在地化,也影響日後中國技術官僚與國家工程發展。

 

11 月 29 日

第四場:海關網絡流通構造——人流與訊息

主持人:陳計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張志雲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
侯彥伯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劉豪(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論 題:時空人事數據庫與中國海關關員研究
發表人:水海剛教授(廈門大學歷史學系)
周志鑫(廈門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論 題:官員之間:晚清新關中的早期華員──以斌椿為例
發表人:王哲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論 題:近代中國信息傳播網絡的空間重建──基於海關、郵政和民信等的分析
評論人:范毅軍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854-1949年,中國海關華洋員共約 22,000 人,分布於 47 個海關。過去多聚焦在幾位重要外籍關員,未能掌握整體面貌。張志雲教授從海關《題名錄》建置資料庫。過去所建資料庫,由於歷史學者與工程師之間缺少連結,往往未能有效規劃,徒把史料扭曲成資料庫格式。他認為將多種史料併於一套資料庫,無法呈現史料特殊性。本資料庫專為《題名錄》設計,呈現歷史學者的橋樑工作。

  水海剛教授與周志鑫的論文,討論海關早期華員斌椿。斌椿早年任地方縣政,晚年因緣際會受命擔任赫德的漢文文案,協助應對與總理衙門的公文往返,並在赫德休假回國時參加使團。斌椿對洋務持開明態度,但亦有舊式文人傳統,未能成為洋務運動推動者。此外,斌椿案例表明,雖然海關管理由洋員掌控,但清廷也透過華員文案掌握其動態。

  王哲教授關注近代郵政空間。他將《中華民國郵政輿圖》數位化,從資料庫的視覺化成果,指出郵政聚集區可為綜合指標,界定社會經濟區域發展。1936 年郵政已深入鐵、公路以外鄉村。448 個郵政代辦點中,有 300 多個以土路連結上一級,使近代郵政與舊有網絡相連。他也討論國營郵政為了與民信局競爭所開辦之各種創新服務,以及賠本開拓暫時無法盈利地區的做法,是其成功之處,也拓展了資訊流通,並擴大市場規模。

  本場次有兩篇論文皆涉及資料庫建置,范毅軍教授指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現行學術制度中,往往不被認定為研究成果。但近期已有改變,部分期刊開始接受資料庫論文投稿,范教授亦期許更多學者投入。

 

第五場:海關與醫療研究

主持人:雷祥麟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杜麗紅教授(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晚清上海的「海關檢疫」
評論人:雷祥麟教授
發表人:李尚仁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 題:中國海關醫療勤務在十九世紀的特色:以上海為例
評論人:張哲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張哲嘉教授
論 題:海關醫官眼中所見的中國醫學──以德貞的觀察為中心
評論人:李尚仁教授

 

 

  1920 年代開始,海港檢疫被視為中國主權喪失。杜麗紅教授討論上海檢疫,認為這是多種機構參與的特殊體制,並非簡單行政權問題。從 1894 年預防香港鼠疫到 1899 年開設防疫醫院,為海關監督、領事團、工部局共同協商結果,其運作往往依靠港口衛生官員忠於職守,個人投入,而非行政機構支持。

  李尚仁教授討論《海關醫報》的史料價值與限制。《海關醫報》計畫,目的是收集各地環境對健康影響。首先,統計主要限於外國人,中國人健康狀況多是片面觀察,惟仍具參考價值。其次,該報受西方氣候醫學傳統理論,以及帝國擴張中醫療地誌學影響。「上海熱」便是一例。相關紀錄也具有環境史意義。第三,其中記載許多地方性疾病之臨床治療情形,這使西方醫師得以接觸不同醫學傳統,學習新藥材與療法,而非只是將歐洲知識引進到亞洲。

  張哲嘉教授從醫官德貞 (John Dudgeon) 討論西人對中醫的認識。德貞中文能力佳,對於中國醫學充滿興趣。他考察天花、瘧疾、霍亂、痲瘋等傳染病,徵引中醫典籍供英國參考,此外,他也注意傳統醫書以外的民間療法。德貞並非當時西醫普遍代表,但作為特例,正體現當時西醫對中國醫學之認識。德貞在中醫療法中尋找當時許多西醫未能解決之疾病的參考,說明在十九世紀,中西醫學差異尚未如日後視角那麼絕對。

  李教授與張教授討論,過去殖民醫學史與傳統中國醫學史兩個領域少有交涉,《海關醫報》與相關人員材料,適為此提供一個重要切入點,以見兩個醫學傳統的互相影響,以及中西整體知識體系的互動與重塑。

 

第六場:海關網絡流通構造──金流與物流

主持人:張志雲教授
發表人:林滿紅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大分流」的另一篇章:晚清銀對金貶值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評論人:陳計堯教授
發表人:陳計堯教授
論 題:清帝國條約港之間白銀流動數據:邏輯與矛盾 (1860-1895)
評論人:李宇平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侯彥伯教授
論 題:華商、中式帆船、常關:廣州模式與晚清泛珠三角地區貿易變遷 (1860-1911)
評論人:王哲教授

 

 

  林滿紅教授討論晚清白銀貶值對貿易收支影響。1874-1911 年間,先進國家進入第二階段工業革命,需要高單價貨幣,故採用金本位,殖民地也透過殖民母國擔保實行虛金本位。這導致中國對外匯率下跌 58%。但這並未擴大貿易順差,反而逐漸減小,進而逆差。原因是此時中國貨幣大量增加供給,出口單價難以下跌,進口也難以減少。她認為,晚清中國並非殖民地,貿易政策相對自由,但中國追趕西方現代金融體制建構時,制度不如歐美與其殖民地健全,導致通貨膨脹,坐失匯率下跌可能帶來的好處。

  十九世紀後半白銀從世界各地湧進清帝國,但其具體流通,至今所知有限。陳計堯教授以 1860-1895 年間各條約港貿易統計與貿易年報,試探數據背後邏輯。當時貿易數據在組織與計算方法上仍未完備,各港口建設時間、貿易統計編制方法和分類,貨幣單位轉換,都影響研究。各港口往來數據亦常不一致。這些使得了解清帝國內部白銀流動,成為一項艱難工作。

  侯彥伯教授提出「廣州模式」,討論 1860-1911 年間泛珠三角週邊廣域市場圈。過去多研究各港口與其腹地,排列出上下層次從屬的區域市場圈。侯教授認為,商品頻繁在不同港口流通交換,很難精確判斷一個港口腹地的界限。華商經營洋、土貨進出本地區的內地貿易時,聚焦低廉運費與稅費,不斷在各選項(中式帆船/輪船、粵海關洋關/常關、通過廣州/香港/澳門)之間轉換,各港口並非對立。因此不應區分主要與次要市場圈,而要注重不同港口的分工合作。

綜合討論:海關史研究之未來展望

主持人兼引言人:濱下武志教授
與談人:張寧教授、劉素芬教授、張哲嘉教授、張志雲教授

  濱下教授主持綜合討論,指出會議許多論文跨出貿易經濟主題,是一值得期待的動向。張寧教授著眼文化交流,指出可將海關視為一個平臺,西方在此不斷增加、流通關於亞洲的知識,儘管視角仍為西方中心,但過去不清楚的事物,都在過程中被重新思考。許多亞洲本地制度、知識,也在雙方碰撞下,因地制宜調整與重塑。劉素芬教授回顧水文面向,指出從帆船到輪船的技術進展,促成航道變化與新的探測、知識。本次多位學者不約而同討論臺灣海域燈塔,亦顯示出週邊航道在全球化過程的重要性。張哲嘉教授指出《海關醫報》許多臨床細節極具價值,且相較過去「西方科學教化東方」之刻板印象,顯示出西方從東方學習的面向。此外,霍亂、腳氣病的報告,都涉及地方社會的生活、飲食、居住、公衛,呈現醫學史與制度史之外的課題。張志雲教授提及本次會議學者各有學術師承與關懷,但同樣聚焦海關,正突顯出相關材料的延展性與可能性。他也分享聯繫海關華員後代、口述訪問的心得。最後,濱下教授總結,期望學界連結各種分散海關資料,進一步進行跨主題的綜合研究,並預告 2020 年將在日本東洋文庫舉行以海關資料庫為中心的研討會。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