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臺灣商業傳統:海外連結與臺灣商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林本源基金會年會」報導

 
時間: 2020 年 9 月 17 日(四)上午 9:00 至 2019 年 9 月 18 日(五)下午 4:4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三樓 第一會議室
撰寫人: 蕭坤松(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第三屆臺灣商業傳統:海外連結與臺灣商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林本源基金會年會」報導
 

  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社會經濟史研究群主辦,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臺灣制度與經濟史學會協辦之「第三屆臺灣商業傳統:海外連結與臺灣商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林本源基金會年會,於 2020 年 9 月 17 日至 18 日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三樓第一會議室舉行,邀請海內外學者參與發表。會議首日邀請中研院臺史所所長許雪姬教授暨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林翰東董事長開場致詞。此次研討會有一場專題演講與七場次發表,合計十五位發表者。



 

9 月 17 日

第一場:專題演講

主持人:林玉茹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主講人:黃富三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講 題:亞細亞孤兒或世界子民



 


  黃富三教授從目前臺灣防疫成就,所引發世人對臺灣政治民主、開放社會與高科技的關注切入,來談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他認為這種連結導源於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透過海洋的連結不僅打破臺灣的孤立,並不斷改變住民的經濟生活,形成一種社會文化遺產,而影響歷史的進程。因此,他試圖從經濟史的角度將臺灣的歷史演變分成:原住民時代的孤立期(1624 年以前)、荷蘭時期 (1624-1662) 與鄭氏王國時期 (1662-1683) 的第一、二次開放期、清代前期 (1684-1858) 的半孤立期與清代後期 (1858-1895) 的第三次開放期、日本統治時期 (1898-1945) 的第四次開放期,最後為戰後中華民國(1945 年到今),由半孤立到全面開放時期等。

  黃教授在解釋各時期的經濟發展時,提出「農商聯體經濟」概念,認為促成臺灣歷史發展的動力係來自海外市場(含中國),這些市場所帶來的商業貿易促成島內產業的發展與轉移。同時,臺灣透過海洋連接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高的地區(如荷蘭),而導入最新商業經營方式與組織,形成臺灣特有的商業傳統。黃教授提醒,當臺灣擺脫孤立與世界連接時,須注意全球化的陷阱,不要一味追求利潤而損及環境或加大貧富差距,甚至忽視本土價值。最後以其世界史的專業背景,引用迦太基滅亡的歷史教訓,提醒大家慎選未來途徑,避免被滲透離間,才能擺脫「亞細亞孤兒」、「臺灣人的悲哀」宿命,創造美好「臺灣世紀」。黃教授一席談話引發來賓熱烈回響,特別是以放風箏所拉住的那條線來形容本土價值的重要性讓大家印象深刻。

第二場:唐人網絡與臺灣

主持人:李文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翁佳音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1600 年前後的東亞華人洋商番客
與談人:李毓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發表人:方真真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論 題:往返臺灣與馬尼拉的華人與華人物品 (1626-1662):以西班牙帳簿為討論中心
與談人:陳宗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翁佳音教授首先提出「洋人(出洋的人)」這一詞的意涵,今古的解釋有很大的差異;文獻上所謂「海外洋商」,稱為「番客」、「販客」或「梵客」,也是文字記載的歧異。因此考證中外古文獻中地名、人名與國名的華語名稱,是否為同一指涉是很重要的。而利用歷史語言學的方法進行仔細考訂時,需涉及漢語或歐語不同的發音系統,且此種文本比對,背後仍存有研究者的視角。在方法論上,雖然仍有討論空間,但透過此研究方法,拉出長期歷史結構,將有助於明瞭早期臺灣與亞洲場域的關係。與談人李毓中教授認為上述的研究方法實在很難得,需要博覽群書,通曉各種語文,具有豐富想像力,小心求證與大膽推論,早期臺灣史或東亞海域史正提供此一歷史想像空間。

  方真真教授利用西班牙賽維亞印地安斯檔案館 (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 的會計帳簿,討論 1626 年西班牙人占領北臺灣後,當時被派往或往返北臺灣的華人有哪些?從事何種工作?其待遇如何?當地華商提供了哪些物質?以及數量多寡等問題。在仔細整理後,指出當時被派往北臺灣工作的華人有:船員、華工、華商及混血華人通事、華人醫生等,其工資不等,船員較低。帳簿資料也記載當時運往北臺灣物品非常多樣,這些物品都是向馬尼拉當地華人購買。從帳簿資料得知西班牙佔領北臺灣後的 1628 年起,開始有西班牙船隻載運在北臺灣購買的絲綢回到馬尼拉,同時斷斷續續有華人舢舨從臺灣前往馬尼拉貿易,顯現當時西班牙人在北臺灣的征服與基礎建設,甚或日常生活都仰賴華商(人),展現當時華人的活躍程度。這份報告引發與談人陳宗仁教授的深刻回應,他認為已有許多學者指出華人在東亞海域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篇札實的個案研究正提供一種不同的研究路徑,相當難得。最後陳教授拋出一個問題:華人?唐人?中國人?或是華僑?連同翁教授的報告,引發相當熱烈的回應與討論。

第三場:早期全球化與臺灣

主持人:吳聰敏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
發表人:古慧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論 題:Sugar Production and Its Trade in Dutch Colonial Taiwan
與談人:邱馨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發表人:鄭維中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The Chinese Tea Exports via Taiwan (1642-1660) by the VOC: A Prelude to European Tea Consump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與談人:陳慈玉教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古慧雯教授探討十七世紀臺灣糖的市場及其利潤。就市場而言,是否會隨國際情勢而轉移;就利潤而言,東印度公司糖與其他商品的利潤,或漢人農夫與荷蘭工人所得是否有差異。古教授經由分析荷蘭檔案,估算荷蘭時期漢人人口與當時的耕地面積、糖的產量、出口量、國際市場糖價,並對人均所得進行跨國分析。最後,藉由統計圖表,說明糖價或生產量、出口量變化的可能原因,並認為漢人農夫所得有助於改善其生活。與談人邱馨慧教授認為,本研究不僅在史料與方法上有相當的突破,同時具有全球視角,並引領我們檢視當時勞工的生活情形。

  鄭維中教授探討英國、荷蘭等國家如何開始喝茶,臺灣茶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鄭教授認為由於中國輸往中東的陸運茶路因戰亂而封閉,海上的運輸隨之興起,臺灣往往成為荷蘭茶葉貿易的轉口地;而英國東印度公司則由中南半島買進茶葉,因此荷蘭人與英國人在亞洲相當容易接觸到飲茶的亞洲人,所以可以推測喝茶習慣係由華商傳給荷蘭人,而加糖的茶飲,很可能是東南亞人傳給英國海員。與談人陳慈玉教授提到茶的全球化即是東方茶的全球化,若由茶發音的海陸兩大傳播系統來看,臺灣即是當時東亞茶貿易的轉口站。兩篇精彩報告引發熱烈的討論,議題包括工資的合理性、移工與移民的不同、茶或甘蔗的品種改革、英國茶道與華人喝茶儀式之差異等等。

第四場:近代臺灣跨境貿易與產業

主持人:林滿紅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李佩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海外市場與商業競爭——以陳罩買糖案為例
與談人:林欣宜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陳計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臺灣之「貴金屬貿易」與資本流動(1865-1914 年)[Taiwan's "Trade of Precious Metals" and Capital Flow (1865-1914)]
與談人:林志龍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李佩蓁教授在整理一批外交檔案時,發現幾份有關和記洋行與其買辦們買糖糾紛的訴訟案件,透過分析此一案件,相當程度地反映華洋商人間的互動與競爭情形。紛爭的核心是糖價的差異,最後上告到鳳山知縣,官府透過會審來裁決。李教授認為這案件導源於 1883 年,洋商的澳洲海外市場喪失,讓原本與華商市場的區隔消失,不但造成若干洋商倒閉,且不滿於被華商排擠,而以此案為爆發點。與談人林欣宜教授認為此篇文章很短也很好閱讀,是一具體個案可以讓我們明白當時發生的商業糾紛如何進行排解。她建議深化此一案件官府會審方式的說明,甚至進一步論證澳洲市場消失與後續紛爭的關聯。

  陳計堯教授探討資本流動與帝國經濟的關係,強調資本的數量及其格局,同時說明臺灣如何由清末過渡到日治時期,分析對象有白銀、黃金以及銀行兌換卷(紙幣)的流通等。主要發現有:在清末時,臺灣的白銀流動係由南部往廈門集中,再流入臺灣北部;在政權轉換期,白銀流動的趨勢沒有改變,但新增許多墨西哥銀、日本龍銀與相關紙幣;進入日治初期,白銀以銀塊方式進入臺灣,仍然由淡水流入、安平流出,至於黃金則由臺灣流入日本。總體而言,臺灣仍屬資本流入,而等到銀行業務開始後,白銀、黃金等雙元資本流通才慢慢結束。與談人林志龍教授從英國資本輸出的經驗談到貴金屬的流通特性,並論證若從日本交易圈來看,在資本輸出入上,臺灣個案係具有特殊重要性。最後的問題討論相當熱烈:包含陳家如何打入日本糖市場,白銀流出入臺灣現象的原因為何,1883 年洋行退出後臺灣糖市場如何,澳洲市場消失後為何無法轉移到其他市場,以及臺灣的錢莊資本流通機制如何等,二位發表人也分別回應。

9 月 18 日

第五場:全球交換網絡與臺灣市場

主持人:謝國興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費德廉教授 (Douglas Fix, Elizabeth C. Ducey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 History Department, Reed College, U.S.A.)
    Stephen Schick (Graduate of History Department, Reed College, U.S.A.)
論 題:Two for Tea: Mobilizing Men and Women to Process Taiwan's Tea, 1860s to 1900
與談人:林文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蔣竹山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論 題:漁場、技術與跨國商品:日治臺灣珊瑚熱 (1924-1940)
與談人:朱德蘭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發表人:呂紹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園藝美麗島:日治時期臺灣園藝業的發展
與談人:洪廣冀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



 

  因疫情之故,海外學者透過遠距視訊技術線上與會。費德廉教授一方面播放預錄口頭發表影片,並同步視訊參與討論。費教授與 Stephen Schick 先生利用海關及領事報告,參考相關研究成果以及日本官方調查資料,針對十九世紀到日本統治初期的大稻埕的茶館數量與經營規模、員工人數及其背景、薪資與工作環境條件等進行分析,並比較出口量變化,多方推估統計的可信性。對於茶工的工作環境則引用許多照片或圖像來說明。與談人林文凱教授認為本文係茶葉經濟史的基礎研究,並觸及跨政權轉換期的勞動史與婦女史的面向。當然相關議題仍有可進一步釐清的地方,若能查閱日文圖書或期刊全文資料庫、《臺灣日日新報》的資料,亦有助再一步深入了解。

  蔣竹山教授從帝國、物與日常的全球史視角來談臺灣的(紅)珊瑚熱,特別是 1924 年為何臺灣珊瑚捕撈的產業成為世界第一﹖臺北水產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其加工技術如何變化﹖蔣教授從物種分類、漁場分布、撈捕技術、加工技術、市場消費、永續經營等各面向初步探討臺灣紅珊瑚的漁業發展歷史。與談人朱德蘭教授從珊瑚的全球傳播的歷史脈絡,初步說明臺灣的珊瑚產業與日本的關聯,建議可加入珊瑚加工製造的產業鏈關係,並應對臺灣珊瑚業的發展歷史給予一價值判斷。

  呂紹理教授探討日治時期臺灣園藝產業的發展,首先從園藝學知識的建構與傳播談起,特別著重海外連結,例如從《熱帶園藝》封面「大王椰子」、「美人蕉」圖像反映帝國殖民網絡、日治時期蔬菜種子大部分來自中國、當今臺灣校園中的老樹,如榕樹、大王椰子即是反映日治時期熱帶景觀概念。最後提到園藝的文化論述,如透過園藝來陶冶國民性,以及創造一種熱帶景觀。與談人洪廣冀教授從論文整體架構來談,他認為英法等園藝知識傳到日本之前,知識概念已有轉變;同時,日本也有自己傳統的園藝知識,而日本或臺灣總督府在發展園藝的文化論述,其核心思考為何﹖本場次問題討論相當熱烈,內容包含工資是不是實質工資,如何將現代園藝概念套用到日治時期,外來種如何影響經濟發展,茶箱生產地,茶葉女工的背景為何,鑑定茶葉等級的是華人或西方人等。

第六場:自由世界中的西太平洋經貿

主持人:黃紹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發表人:洪紹洋教授(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
論 題:1950年代臺美經濟下的外來投資
與談人:蔡龍保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江柏煒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論 題:冷戰時期的汶萊華僑與臺灣:以烈嶼移民為中心的討論
與談人:李盈慧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洪紹洋教授探討 1950 年代的外資對當時臺灣資本積累及經濟運作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統治時期的中美經濟關係如何延續到戰後臺灣時期的臺美經濟關係。作者以「亞洲航空」、「民航空運」,以及「福樂奶品」、「中國人造纖維」等公司為個案進行探討。洪教授認為 1950 年代臺灣的外資雖較為匱乏,但來臺美資與 1960 年代的進口替代時期不同,顯然主要著眼於當時的軍事市場,而獲得國府政策的支持。與談人蔡龍保教授認為本文透過個案的呈現,為 1950 年代的外資角色與美援的運作提供新資料與新觀點。但也建議應先定義外資內涵,並探討個案間有無共同性,乃至美資與美援是否有差異,以及政府的運作等。

  江柏煒教授主要探討冷戰時期華僑網絡及其影響,透過文獻分析及田野調查了解烈嶼居民移民到汶萊的歷程,並討論這些移民與臺灣的政商網絡,對戰地金門有何影響,最後希望理解冷戰時期華僑的鄉土認同與國族想像。江教授以林文坤、林德甫、林瑞典等家族為例,說明汶萊僑商如何經營僑鄉與臺灣的政商關係,這種特殊關係包含跨境(國)網絡與貿易網絡的建立,終而讓我們明瞭國家、金門地域社會、海外華人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與談人李盈慧教授讚許論文的敘事性相當感人,同時也彰顯大時代的無奈,通過本文可以讓我們知道冷戰時期的移民史與跨國流動。她建議對華僑投資臺灣的狀況可以再多著墨,例如世華銀行、環亞百貨、中泰賓館等的創設。與會提問包括戰後外資投資的方式、美援投資的政治背景、汶萊的政經變化,以及冷戰時期美國政策對東南亞的影響等。

第七場:全球市場與臺灣農漁產

主持人:劉翠溶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發表人:黃仁姿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津津有味:農復會與 1960 年代後的蘆筍外銷
與談人:曾品滄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蔡承豪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
論 題:新口味、新營養、新需求:配置下的臺灣番茄產業發展 (1910s-1960s)
與談人:謝仕淵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鄭肇祺教授(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論 題:養魚/世界:臺灣養殖漁業的雜誌報導(1977-2019年)
與談人:蔡昇璋教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協同研究員)

  黃仁姿教授探討 1960 年代臺灣如何成為蘆筍王國及其背後的農業結構,蘆筍作為新興作物如何促成此種結構變遷,展現臺灣農業的多樣性。蘆筍係在日治大正時期就引入臺灣種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戰後在國內外特有的背景與措施下,如農復會引進新品種、農會的收購與管制、蘆筍罐頭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原料檢收的規格制訂、國際市場的變化等,拓展了蘆筍外銷市場。黃教授認為農民、政府(農會)、罐頭工廠、罐頭公會與進口商間的產銷體系的建立,是臺灣成為蘆筍王國的主因。與談人曾品滄教授分享自己的經驗,蘆筍種植不僅提升農家所得,透過新興食物展現臺灣特有的商業農業背景。他另建議黃教授應對外銷再多所著墨,特別是 1970 年代產業的高峰期,並成為世界第一的原因,以及如何定位蘆筍產業在臺灣農業的脈絡。

  蔡承豪教授從自己經驗出發,說明番茄產業如何成為今日生活必要的飲食文化。他從早期番茄的全球傳播談起,十七世紀進入東亞,伴隨十九世紀的殖民擴張,日本在西式飲食文化及商業貿易的影響下,番茄成為食品加工產品,並進入日本餐桌,成為一種「料理維新」。臺灣因為氣候的優勢,在總督府的政策鼓勵下出現番茄加工產業,且於日常生活中消費與食用,並延續到戰後。番茄食品產業的「傳播—嘗試—接受」過程並非線性發展,而是在新口味、新營養與新需求下交錯形成。與談人謝仕淵教授認為番茄如何傳播、種植,並成為餐桌上的選擇,乃是許多不同特定歷史情境下交互影響而成。因此建議可從本土的視角,通過番茄的傳播來看臺灣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特別是與中國的關係;並從台灣社會文化出發,重新檢視番茄如何成為新的飲食選擇。

  鄭肇祺教授透過《養魚世界》雜誌的文字紀錄及廣告,說明臺灣養殖漁業的商業化過程。作者聚焦這本雜誌在臺灣養殖漁業扮演的角色,雜誌內容提供何種知識與世界觀。從養殖王國的產業鏈論述、雜誌廣告與封面故事等幾個面向切入,探討技術與知識的傳播、魚塭管理方式,或是養殖漁業的多元策略。鄭教授認為這本雜誌是一種資料庫,雖然以實作為主的業者未必全然採納當中所有內容,但作為泡茶聊天時的休閒讀物,這本雜誌卻佔有一定社會經濟意義上的重要性。與談人蔡昇璋教授建議作者應該對雜誌的客群、撰寫者與發行量、投稿文章、主題等作量化的分析,來明瞭雜誌基本立場以及內容是否反映產業趨勢;同時也建議對臺灣養殖業的出口量或產量進行整理,注意政府政策對產業發展的導引力量等。由於本場次主題的吸引力,問題討論時相當熱烈,如番茄產業會不會影響水資源、蘆筍罐頭的外銷有否受控於國民黨的黨國體制、蘆筍作為健康食品的概念如何產生?而番茄進入餐桌是否與速食的出現有關等,發表人分別回應。

綜合討論



 

  綜合討論由林玉茹教授主持,黃富三、蕭新煌、古慧雯三位教授擔任引言人。主持人提到臺灣商業傳統國際研討會從 1996 年開始至今已進入第三屆,展現了臺灣社會經濟史的研究進程。古教授認為這次研討會凸顯了與包樂史教授等國外學術連結的重要性,同時因臺灣人散布在全球各地,所以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仍然很多,包括海盜的研究等。蕭新煌教授以社會學家的角度提出兩種看法:第一是臺灣跨國資本,卻有中國臺商與東南亞臺商之分,前者深度受政治控制,後者則無。第二,一個中國市場,臺商、日商與韓商對其有不同的風險認知。黃富三教授的總結指出,本次年會中多篇論文的新方法與新史料促成論題之多元,令他印象深刻,但明鄭時代的研究仍值得再加強。透過古今對話,賦予情感性的故事仍是歷史學家可以勝任的工作。

(按:本文照片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提供)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