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商業與商道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時間: 2020 年 12 月 15 日(二)上午 9:00 至下午 5: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一會議室
撰寫人: 衛姿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清代的商業與商道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本次於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一會議室舉辦的「清代的商業與商道」學術研討會,邀請到十位專家學者針對學術成果提出討論。因篇幅所限,評論與談及討論爰以省略。
 

第一場
 

主持人:游博清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付海晏教授(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論 題:清代內務府皇商介休范氏史事考
評論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發表人:張萍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論 題:厘金、厘局、厘卡:清代西北邊疆貿易路線與路圖的地方編繪
評論人:李今芸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付海晏教授透過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內務府奏銷檔》與《范氏族譜》等原始資料,對介休范氏的發跡、繼承與皇商生息利銀的討論,進行若干補正與修訂。同時據族譜所載發現,范氏家業管理權的承繼是從家族共財的立場出發,管理權實際上是在范永魁與范永斗兄弟二門之間遴選代表。另一方面,關於皇商「生息利銀」的問題,商鴻奎認為八大皇商每年交納生息銀一百兩,且從順治初年 (1644) 至乾隆年間從不間斷。至於「生息銀」的創制時間,韋慶遠認為初創生息銀的時間是在康熙初年 (1662) 到雍正六年 (1728) 之間。但據《內務府奏銷檔》於乾隆三十一年 (1766) 的記載,發現范清濟每年所得與所出的各種款項中,此一百兩是順治年間商借本銀二百兩的利息,而非擔任皇商的代價,同時此項制度至少在順治二年 (1645) 時便開始實施。藉由范氏的例子,付教授認為對於清代商人的研究,需在觀念上有所轉變,即從「家史」到「國事」,通過商人研究精細化和從「國事」視野反思商人之「家史」,進而拓展新的商人研究以及整體的相關探索。

  張萍教授提到清代西北地區的官方貿易與官方政治的聯繫。西安與蘭州成為物資調配中心,形成以西安、三原、涇陽為西北商貿中心,以蘭州為二級分銷市場,以西寧、寧夏、哈密為三級轉售中心的商業地理格局,加強了陜西與甘肅之間的聯繫,奠定西北市場體系的骨架與橋樑。陜甘新三地的厘局設置與厘金稅收,成為晚清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稅收。厘金稅收的貿易品種多,局卡設置地域廣泛,這些相關資料的掌握對研究清代內陸省區的商路與貿易關係非常重要。
 

第二場
 

主持人:邱澎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刁莉教授(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題 目:近代漢口的中藥材貿易 (1872-1919) ——以海關數據為中心
評論人:王士銘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發表人:王惠敏教授(陜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
題 目:商民、藩王及官府的博弈:嘉靖碑記凸顯的漢口勃興歷史信息
評論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康健教授(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題 目:晚清徽州茶商的經營實態——以《祁門同春茶莊賬簿》為中心
評論人:陳慈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刁莉教授以《中國舊海關史料》為主要參考資料,從區位與貿易關係的視角分析漢口中藥材貿易的發展歷程,展現了該地近代中藥材貿易的發展概況。其商品結構以 1904 年為節點,之前以麝香貿易為主,之後則以五倍子貿易為主。1864 至 1919 年間漢口中藥材的貿易體系雖有變動,但自清代以來所形成的中藥材傳統商業網絡與市場機制基本並未受到太大衝擊,其主要得益於與國際市場接軌,即以洋貨進口和土貨出口為主的大宗商品貿易,以及傳統以土貨的國內貿易為主的商品流通。

  王惠敏教授同樣以漢口為討論主軸。漢口的早期開發,移民在基地上按照契約向先來此租地的蕭氏承佃,建造不少房屋,奠定了漢口鎮最初民居的規模基礎。弘治至嘉靖年間,漢口的商業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而在楚王府的運作之下,漢口成了藩王掌控之地。以嘉靖二十四年 (1545) 為分水嶺,之前基本上是王府勢力控制了漢口地租稅,官府也因畏懼王府勢力而不惜犧牲商民利益;直到二十四年,漢口商民利用楚王府勢衰之際,聯名上告藩王侵掠暴行,並在各級官吏的操作下,案件驚動了皇帝,最終漢口得以脫離藩王控制,改由漢陽府來徵收租稅和商業稅,並且租稅定額減半,稅銀解往布政司,而王府因此短缺的收入則由布政司撥給。

  康健教授提到二十世紀八零年代以來徽商研究成果日新月異,但也存有不少問題。既有的研究多集中利用方志、族譜、文集等資料,強調宏觀論述與敘事,但對直接反應茶商經營實態的商業文書、賬簿等原始資料發掘仍顯不足。有鑑於此,康教授通過《祁門同春茶莊賬簿》中記載茶莊自光緒八年至十六年間 (1882-1890) 條規、年度收支情況、茶葉制作中茶工薪資、運銷中的各種規費以及茶商與官府之間的利益博弈關係等商業經營實態進行考察。

 

第三場

 

主持人:毛傳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發表人:白璧玲博士(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題 目:清代穿越蒙古戈壁的商路——基於歷史地理視野與 GIS 的研究
評論人:許富翔教授(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發表人:許富翔教授(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題 目:清末內蒙古東部的食鹽運銷
評論人:鹿智鈞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白璧玲博士提到明清時期的驛路交通網絡成形,民間往來的商路發達,但北方向西貿易的路途,受限於乾旱氣候與高原的地形,選擇性較小。穿越河西走廊的絲路,向為東西往來的通道;再向北,穿越戈壁的長途商路暢行,則與十八至十九世紀興盛的邊地茶葉貿易活動有關。本文便是彙集早期地圖與相關文獻的記述,運用地理資訊技術來進行路線站點的定位與比對,同時針對歸化經由蒙古西向通往新疆的商路加以分析,探索其路線的形成、特性與變遷。

  許富翔教授提到過去對於清代鹽業史的研究多集中於內地直省鹽場的運銷制度、探討官方與鹽商的關係,但對於蒙古地區的鹽業發展仍缺乏深入研究。內蒙古東部蒙鹽早在康熙年間就銷往直隸宣化地區,但直到新政時期清廷才開始積極開發。蒙鹽多運往口北與熱河地區,由察哈爾與熱河都統分別管理。兩地最初均採取「民運商銷」方式,由官方設卡抽鹽釐,後來因弊端叢生,改為「民運官銷」,可是成效不彰。雖然蒙鹽鹽務僅有十年,但提供了內蒙古東部鹽務體系的建立與民國初年口北蒙鹽局的運銷擴展很大的幫助。

 

第四場

 

主持人:李今芸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李佩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題 目:清末臺灣行商的多角投資——以陳邦記為例
評論人:游博清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游博清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題 目:晚清牛庄開埠後中外對遼河口和遼東灣水文認知與應用
評論人:李佩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題 目:清迄民國時期安化茶葉的產銷
評論人:康健教授(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李佩蓁教授針對「府城三郊」的大簽——陳邦記的創始人——陳福謙與其弟陳北學的投資分配進行補充與修正。陳邦記在同治年間以降的臺灣糖業貿易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亦擔任釐金包商的角色。陳福謙過世後,其弟陳北學與姪兒分家,位於府城的陳邦記便由陳北學繼承,期間陳北學也一直擔任德記洋行的買辦。甲午戰爭後,陳北學攜家帶眷欲前往廈門,據陳家後人的說法,陳北學家族在鼓浪嶼也置有相當可觀的產業。1900 年,陳北學為處理在臺的財產糾紛而回到臺灣。通過陳家於 1912 年協議分家時所留下的分家鬮書,可以發現陳北學「多角化」的投資,如跨足不動產的投資,以及購買銀行與株式會社的股票等,其中以投資香港公司的股票為大宗。因此分析陳北學的投資行為,可以發現陳北學除了如傳統華商將資本轉換成土地之外,更可說是臺灣商人當中較早投入股票買賣的先鋒。

  游博清教授提到以往關於晚清牛庄(營口)作為通商口岸的研究,著重於海關的運作制度、港口條件、牛庄(營口)對外貿易增長變化或港務建設等面向,較未聚焦於各種水文資訊的調查與彙整。因此本文主要以晚清牛庄(營口)開埠為例,說明英國海軍和大清海關為航行安全,如何調查與蒐集遼河出海口以及遼東灣的水文資訊,同時又是如何將其運用於導航建設與航線籌畫。

  賴惠敏教授提及,蒙古與新疆地區的蒙古人喜愛磚茶,使得安化磚茶出口量逐漸增加。首先討論安化產茶區、產量,以及在安化的晉商群體。其次,安化茶葉運至陜西涇陽壓製成磚茶,成為陝甘官茶引的來源。再者,由於喀爾喀蒙古軍需由永濟縣委員運輸磚茶,自涇陽經山西之驛站運往歸化城,之後由臺站運到科布多。至於商人運茶路線,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張家口走商道至庫倫與恰克圖,另一條是由歸化到烏里雅蘇臺、科布多地方。但在 1860 年以後受到清廷設置釐卡收取釐金、俄羅斯在漢口設立磚茶廠等影響,使得安化茶葉貿易隨著交通條件的改變而發展出不同的商道。

 

〔編按:本文照片由中研院近史所提供〕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