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主講人: 丘文豪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張繼瑩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系)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3 年 10 月 28 日(六)下午 2:30 至 6:30
地點: 視訊會議
撰寫人: 江昱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2023 年第四次「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於 10 月 28 日(六)採線上方式舉行,本次討論會共發表 2 篇論文,計 14 人出席。

  丘文豪博士報告〈學案式的理學閱讀筆記:以潘世恩《正學編》為例〉一文,主要探討十八世紀《四庫全書》編纂完成後的書籍與閱讀世界,並以「後四庫」概念來探討思想與知識體系。以潘世恩 (1769-1854)《正學編》為例,丘博士指出,《正學編》是一本難以安放在四部架構內的「學案式理學筆記」,是作者的理學閱讀與編纂成果,也包括再編者的閱讀按語,呈現讀者與編者、閱讀與編纂交織的現象。潘世恩在自我修身的原則下進行理學筆記,並模仿學案的體例編纂成書,《正學編》由個人修身藥石成為家庭教本,再成為一本刊印的著作。丘博士認為,在《四庫全書》中,理學筆記、傳記與學案分屬子部與史部,具有辨章學術、樹立正統與立言的性質。相對而言,《正學編》則展現日常、個人且家庭化的閱讀方式與態度,可見四部架構無法涵蓋十九世紀清人的書籍世界與知識分類。

  與會學者建議丘博士可以進一步對照潘世恩的家譜,深化對於潘世恩家族與學術背景的認識,如潘世恩為何要抄寫《稗海》,以及在嘉慶十九年 (1814) 時,潘世恩開始閱讀理學家著作的緣由。根據潘氏家譜,潘世恩家族不乏與具有宋明理學背景的人交往,此情形或許影響了潘世恩的知識來源。另外,應更詳盡地說明「學案式理學筆記」的定義,《正學編》與文中提到的書籍是否可以視作筆記,仍有討論的空間,也建議作者增補「後四庫」與十九世紀書籍文化連結的關鍵史料,說明四庫編纂活動與理學的連結性,並思考所謂「後四庫」概念的意涵與適用性。再者,可以深入梳理潘世恩家族刊刻《正學編》的用意,以及《正學編》的實質影響力與流通情形,並比較重刊本增加的內容。此外,也有學者指出,作為圖書目錄分類的四部與知識分類不盡相同,需再分梳;文中所言中國十九世紀具有特殊的知識與理學文化,也需更多論證。

  張繼瑩教授報告〈新竹城土地利用再探——以土地申告書為中心〉一文,主要運用日治時期留存的《土地申告書》,並與文字史料、耆老回憶相互對照,探究新竹城牆與城市空間的發展。《土地申告書》記載了當時的土地資訊,張教授以《土地申告書》中「地號的邊界」、「官大租」與「地基租」三項資訊為主要研究材料。「地號邊界」是申告書上對於土地四至的敘述,可用於理解土地周邊的地貌,部分申告書中的四至提及城牆,可用於探討古城牆的位置,並了解城牆與城市空間的內外與核心發展之關聯。「官大租」的調查則可以得知過去收取「隆恩租」的土地,用以分析城市空間中,軍隊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與會學者認為,目前前言的寫作方式較難凸顯新竹城在臺灣城市發展史的特殊性,對於先行研究回顧稍嫌不足,較難從學術史的脈絡理解文章重點。另外,建議張教授可以參考王軍《城記》一書,藉由北京拆除城牆的研究,進一步思考本文可以開拓的面向。再者,目前對於附圖的說明較少,若能增補附圖的資料來源與說明,便可讓讀者更加理解圖中三圈城牆與色塊的繪圖依據。最後,有學者建議可以在地圖上標示出商業街、水圳、族群等訊息,深化新竹城市發展與城牆的關聯。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