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斷代看史家的歷史意識:以19世紀德語區史家的希臘史研究為例

 
 
主講人: 陳致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 陳建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系學會
時間: 2025 年 05 月 14 日(三)上午 8:00 至 上午 10:00
相關連結: https://www.his.ntnu.edu.tw/index.php/2025/04/07/1140407-1/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

講座簡介:

講座以19世紀普魯士史家朵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 1808-1884)和瑞士史家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1818-1897)對古希臘史的研究為例,討論這兩位史家對古代希臘歷史分期的觀點,以了解其背後所隱含的歷史意識與現實意識。

朵伊森是「希臘化時代」這個歷史分期概念的創立者,在他對這個時期的研究中,朵伊森將自己對普魯士領導德意志民族統一的期盼投射在對於馬其頓的描述之上,更基於自己的信仰將希臘化時代視為基督教興起的預備階段。布克哈特是保守主義者,他認為法國大革命撕裂了傳統文化,擔憂歐洲將因此走向野蠻。因此他於希臘史的「古風時期」特別感興趣,他強調這是一個追求卓越的時代,在之後的古典時期,希臘則因過度政治化而走向衰亡。

儘管容易摻雜史家的主觀想法,但歷史分期確實有助於歷史過程與結構的分析,朵伊森和布克哈特也確實讓學術界更為重視「希臘化時代」和「古風時期」的研究。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pgmAPAsLR4Y5w9H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