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敘述晚清官僚體系的轉型?——從《官老爺的末日及中華帝國的終結》的撰寫構想談起
|
||||||||||||||
演講摘要:
本書探討清末(1860–1911)官僚體制的轉型與崩解。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內亂與外侮使帝國瀕危,同治中興雖一度恢復舊秩序,然官制實已劇變。賣官鬻爵導致大量有官無缺者,各省乃設立新「局」以安置。此等「局」依賴厘金等新稅維生,為督撫所護持並孕育庇護網絡,形成地方行政擴張與權力分散。這種局面爲何沒有導致清朝早解體,一直都是學術議題。本書主張,維繫社會穩定的一個被忽視的因素,正好是賣官鬻爵,因爲其能形成中央、各省和社會菁英的利益三足鼎立的利益共享機制。而賣官鬻爵的核心則為清代的身分秩序。只要人們以官階為榮譽與特權之本,操官階的最高授予權的朝廷尚可以維持一定的權力。清廷儘管廢除科舉制度,也一直沒有廢除基本的身份秩序。但是維持身份秩序的代價則是中央權威的衰微、改革進度的遲鈍與新興職業身分難立。科舉廢除與新聲望體系出現,象徵「官老爺」階層的終結,辛亥革命遂成菁英脫離官階依附、開啟現代中國的重要轉折。
演講者簡歷:
Elisabeth Kaske (白莎)是萊比錫大學現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教授。她的研究涉及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的社會史、軍事史和財政史,重點關注政治制度變遷下官僚、軍事和職業菁英的轉變。她的最新著作包括《劍橋中國經濟史》(2022 年)中的 “公共財政”一章(與林美莉合著),以及與伊莉莎白-科爾(Elisabeth Köll)合編的《探索時代:中國科學家和管理者如何發現中國》一書(2024 年)。題為《遊戲清官:以數位方法探討十九世紀中國“升官圖”遊戲》之論文,將刊登於《數位歷史學刊》(Journal of Digital History)。她目前正在撰寫一部書稿,題為《官老爺的末日與帝制中國的終結》。
本書探討清末(1860–1911)官僚體制的轉型與崩解。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內亂與外侮使帝國瀕危,同治中興雖一度恢復舊秩序,然官制實已劇變。賣官鬻爵導致大量有官無缺者,各省乃設立新「局」以安置。此等「局」依賴厘金等新稅維生,為督撫所護持並孕育庇護網絡,形成地方行政擴張與權力分散。這種局面爲何沒有導致清朝早解體,一直都是學術議題。本書主張,維繫社會穩定的一個被忽視的因素,正好是賣官鬻爵,因爲其能形成中央、各省和社會菁英的利益三足鼎立的利益共享機制。而賣官鬻爵的核心則為清代的身分秩序。只要人們以官階為榮譽與特權之本,操官階的最高授予權的朝廷尚可以維持一定的權力。清廷儘管廢除科舉制度,也一直沒有廢除基本的身份秩序。但是維持身份秩序的代價則是中央權威的衰微、改革進度的遲鈍與新興職業身分難立。科舉廢除與新聲望體系出現,象徵「官老爺」階層的終結,辛亥革命遂成菁英脫離官階依附、開啟現代中國的重要轉折。
演講者簡歷:
Elisabeth Kaske (白莎)是萊比錫大學現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教授。她的研究涉及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的社會史、軍事史和財政史,重點關注政治制度變遷下官僚、軍事和職業菁英的轉變。她的最新著作包括《劍橋中國經濟史》(2022 年)中的 “公共財政”一章(與林美莉合著),以及與伊莉莎白-科爾(Elisabeth Köll)合編的《探索時代:中國科學家和管理者如何發現中國》一書(2024 年)。題為《遊戲清官:以數位方法探討十九世紀中國“升官圖”遊戲》之論文,將刊登於《數位歷史學刊》(Journal of Digital History)。她目前正在撰寫一部書稿,題為《官老爺的末日與帝制中國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