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中國在全球史的印象,1590-1890

 
 
主講人: 艾爾曼 教授 (Prof. Benjamin A. Elman)(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及歷史系榮譽教授)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時間: 2017 年 10 月 20 日(五)上午 10:10 至 下午 12:00
相關連結: http://www.chinese.nccu.edu.tw/adplay/adplay.php?Sn=69
地點: 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中文系330309會議室
潘黃雅仙人文講座
緣起
校友潘思源先生有感於世界局勢的快速變化,對於國內大學人文教育產生極大衝擊。因此,特捐贈經費設置「潘黃雅仙人文講座」,邀請國際知名學者擔任講座,一則深化人文研究,厚植本系學術暨教學能量,促進學術交流,一則紀念潘黃雅仙太夫人之行誼。
 
講者介紹
艾爾曼教授在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及歷史系任教多年,曾擔任東亞系系主任,正式職銜為「胡應湘58年中國研究講座教授」。艾爾曼教授的研究範圍含括並融匯歷史、哲學、文學、宗教、經濟學、政治學及科學多個領域,他持續關注的課題聚焦於重新思考西方以及中國、日本、韓國如何看待東亞歷史。他現在的研究課題是18世紀東亞各國之間的文化互動,尤其是中國經學、醫學及自然學對日本德川時代(江戶幕府)以及韓國朝鮮王朝(李氏王朝)的影響。艾爾曼教授編輯、撰寫或合作撰寫了諸多著作,近期著作的中譯本包括《中國近代科學的文化史》(2009)、《經學科舉文化史:艾爾曼自選集》(2010)、《科學在中國(1550-1900)》(2016),及一本英文世界史教科書:《世界的聚散分合:從人類起源到今天的世界史》(2008)。艾爾曼教授為美國賓州大學東方研究博士,他成功地推動了普林斯頓大學與東亞諸多學府間的學術交流,並曾長期在上海復旦大學及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及任教。

 
重新思考中國在全球史的印象, 1590-1890
Re-thinking the Image of China in Global History, 1590-1890
時間:10月20日(五)上午10:10
 
 
1800年的東亞思想與科學思想史
Intellectual History &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to 1800
時間:10月23日(一)上午10:10
 

為什麼「賽先生」中文叫作「科學」?
Chinese Science and Culture since the Sixteenth Century
時間:10月25日(三)上午10:10
 
地 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中文系330309會議室
報名網頁:https://goo.gl/aNEpc3
  •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贊助單位:政大思源基金
  • 聯絡方式:(02)29393091#62302 張助教




(一)   重新思考中國在全球史的印象, 1590-1890
Re-thinking the Image of China in Global History, 1590-1890
時間:10月20日(五)10:10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309會議室
主持人:楊瑞松 教授(政治大學歷史系系主任)

講綱:
從1850年到1870年,在廣州、寧波、北京和上海,一個由傳教士和他們的中國合作者組成的核心團體,將許多天文學、數學、醫學著作以及與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機械學和航海學相關的著作翻譯出來。與軍工廠和官辦學校並駕齊驅的是來自私人的努力,格致之學在通商口岸的清朝官吏和文人中得以流行。最初被視為「西化」的中國的現代化在19世紀下半葉開始了。我們應當重新思考在中國早期工業化失敗的論述中被低估的新式軍工廠、造船廠、技術學校和翻譯局。1865年以後,在軍事科技和西方科學教育方面的訓練日益增加,從中看到,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十年,清朝的改革派們已經在中國的文人和手工業工人中促成了科學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從事這一實驗最早也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的江南製造局和福州船政局。日本的岩倉使團在其1871年至1873年所做的全球考察的歸途中取道上海,對這兩處工業基地都做了紀錄。我們也仔細分析了研究甲午戰爭的一些當代學者的長期論點。他們認為中國的戰敗足以說明,以介紹西方科學、技術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是失敗的。讀者們也許會吃驚地瞭解到,從1890年的科技水準衡量,清代中國有可能在圍繞朝鮮半島的戰爭中打敗日本,就像晚明在1590年幫助朝鮮打敗了豐臣秀吉的入侵一樣。如果仔細審視一下從1865年到1895年自強運動時期的全貌就會發現,那種認為清代中國與強大的歐洲和快速工業化的日本相比無可置疑地處於軟弱落後狀態的觀點,只能算是甲午戰爭對國際、國內輿論影響之下遺留的痕跡。1895年以後精英與大眾觀點的變化迫使文人們重新思考使用「格物」這一透鏡來解釋歐美科學技術是否合適的問題。嚴復等西化的激進派們得出的結論是,1860年以來中國方式與西方制度的調適以失敗告終。中日之戰改變了分別從清代和德川時代知識精英中嶄露頭角的中日新知識階層對戰後時期的參照對象。對於在海外學習現代科技和醫學的晚清中國留學生來說,日本取代了耶穌會士和新教徒,成為科學的傳播者。1900年以後,中國精英們,尤其是那些改革家和革命家們,變本加厲地貶低他們的傳統科學,認為它們與現代科學的普遍發現相比不值一提。他們輕視中國的自然研究和中醫。這一負面推論讓他們轉而支持一套積極的革命性制度更新,追求基於西方模式並由明治日本傳來的現代科學。


 

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