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仲教授演講「試探明代商業書《客商一覽醒迷》的商業意識和其結構」紀要

 
講題: 試探明代商業書《客商一覽醒迷》的商業意識和其結構
主講人: 姜勇仲 教授(韓國成均館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 巫仁恕 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6 年 7 月 27 日(三)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王莛(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姜勇仲教授演講「試探明代商業書《客商一覽醒迷》的商業意識和其結構」紀要
 

  姜勇仲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研究所,現為韓國成均館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2014 年發表〈《客商一覽醒迷》的翻譯和商業語言的研究〉一文,介紹商業書中標誌性的商業詞彙及翻譯。本次演講從另一個面向,談《客商一覽醒迷》的商業意識和其結構。姜教授表示,此書的韓文翻譯工作已在 2015 年底完成,是成均館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朴基水教授從 2011 年年底開始,每週主持研讀會所累積的成果。由於此書內容含有許多商業知識及典故,至今沒有完整註解,在學界未受重視,故研究者不多。他期待能藉由這次演講,讓明淸商業書開始受學界重視。

  首先,姜教授說明《客商一覽醒迷》的體例。此書是明代崇禎八年 (1635) 刊行的商業書,目錄分為〈商賈醒迷〉、〈警世歌〉、〈逐月出行吉日〉、〈憎天翻地覆時〉、〈楊公忌日〉、〈六十甲子逐日吉凶〉。〈商賈醒迷〉屬本書主文,體例分為原文、註文及「新刻客商一覽醒迷天下水陸路程」三部分。其中六十多條皆出自萬曆年間的《三台萬用正宗》卷二十一〈商旅門.客商規鑒論〉,而後來的《士商要覽》及《商賈便覽》等商業書亦收錄了〈商賈醒迷〉的部分內容,因此姜教授認為《客商一覽醒迷》在商業書中具樞紐作用。

  在過去的研究中,斯波義信先生的〈《新刻客商一覽醒迷天下水陸路程》略論〉一文,就曾探討《客商一覽醒迷》的商業意識及結構。文中將〈商賈醒迷〉的內容分為六類,分別為:才能與競爭、人格主義、經營與管理、旅行心得、批發銷售機構、官憲接洽交涉。姜教授認為,斯波義信先生的分類方式是將文本切割,逐條歸納後,才提及書中反映出的商業意識。相對於此,姜教授提出另一種方式,即用文本的順序找出關鍵詞或線索來分類。

  照斯波先生的絕對歸納法是將兩百六十條分到各自獨立的類別中,如此一來,若一條內容涉及兩種以上的主題,就會被放到不完全合屬的分類中,導致文本分裂,失去連貫性。姜教授透過語言分析,找到串聯文本的核心,按照文章結構歸納,從整體依序找出脈絡。如〈商賈醒迷〉開頭四條的關鍵詞為「財、利」,即是以商人心理描述商人最重視的「金錢」,以及商人如何建立與金錢的關係,進而提升到商人與精神世界的關係。姜教授推論,《客商一覽醒迷》的排列是有主題性的,先提出大框架的概念,再逐條討論相關的內容,以此貫連文本。雖然此項工作目前尚未完成,但姜教授有信心能按這個方式系統性地將《客商一覽醒迷》分類完成。

  姜教授估計,現今從事商業經濟的人口占了成年人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而現代社會組織是由學校與企業所構成,商人也逐漸轉變為大規模的企業。雖商業文化、經銷方式古今不同,但從商人的心理層面來看,觀念依然相似。因此,姜教授認為古代商業書在現今仍具價值。至於未來繼續研究的方向,姜教授說,會持續將分類工作完成,並解析書中所有商業詞彙與民間術語。姜教授提到,書中有許多詞彙屬於古代民間流傳之術語,較難理解文意,因此無法正確翻譯,是目前遇到的研究瓶頸。趁著這次發表的機會,姜教授希望在座的學者也能提供一些線索或幫助。

  主持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巫仁恕教授首先指出,《客商一覽醒迷》中〈商旅門.客商規鑒論〉是有核心概念的,其後經多人補充、加註,最後才增加至兩百六十條;依照姜教授的方式來看,文本的確有體系及層次。另外,針對姜教授存疑的部分(即〈六十甲子逐日吉凶〉),巫教授發現其中標註的人名皆為神明之名,因此認為所列舉的日子應是神明誕辰、遊行日等;而後面紀錄吉凶的詞彙,如「截路空」為煞星之名、「天聾地啞」為文昌帝君旁的兩個侍童。巫教授建議可從方志庫中找地方神資料作對照。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孫慧敏教授則指出,中國農民曆是使用天干地支與五行的關聯性所制定的表,在農民曆中亦可找到日期與吉凶的相關資料;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陳秀芬副教授建議,可參考明清時期內容含有吉凶、規範日常生活的曆法書籍,如日書、通書。

  而後學者提問主要為:晚明有許多商業書籍,重複性高,《客商一覽醒迷》的特殊性為何?為何需要用正文搭配註文的體例?是否有傳入朝鮮的紀錄?雖是日用類書、商業用書,但詞彙的使用感覺一般商人無法理解,讀者到底是誰?

  姜教授回應,在眾多的商業書中,《客商一覽醒迷》特別之處在於內容完整精煉,文本穩定性高,含有註文,易於理解。此外,商人雖不登大雅之堂、社會位階較低,但為了將從商合理化,並提升到意識形態,於是使用正文搭配註文的格局編撰全書;而一開始設定的讀者是與商業相關行業的人,然後才逐漸伸入商業領域。另外姜教授表示,不知道是否有傳入朝鮮的紀錄,並說明韓國崇尚儒家精神,過去輕視、抵制商業,商業意識也較低落,近五十年才逐漸開始研究商業領域,因此流傳情況的相關資訊難以獲得。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