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中文版
|
Sitemap
News
About
Newsletter
Events
Projects
Publications
Academic Resources
Events
Conferences
Scholar Interviews
Thematic Reports
Lectures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Location:
Home
>
Events
> Lectures
演講活動
林文凱教授演講「臺灣與東亞的帝國轉型:牡丹社事件與清帝國秩序的重振與瓦解」紀要
林文凱教授善於將社會學方法引入歷史研究,其研究領域涵蓋社會經濟史、法律社會史、歷史制度論等,主張將臺灣史置於東亞史乃至於世界史脈絡下理解,賦予臺灣歷史現象更深入與宏觀意義。本次演講從 1874 年的牡丹社事件談起,透過東亞史及世界史的視角,探討晚清東亞帝國秩序的歷史轉型。與談人李啟彰教授為東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
(觀看全文)
胡白石 (Pierre-Emmanuel Roux) 教授演講「19世紀中葉清朝與朝鮮越境的走私者與天主教的傳播:以朝鮮神父金大建和崔良業為例」紀要
胡白石教授是巴黎西岱大學副教授和法國遠東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 17 至 19 世紀的中朝歷史。本次演講為中研院史語所與法國遠東學院合辦,主題為 20 世紀以前天主教在東亞跨國網絡的傳教活動。胡白石教授以金大建 (1821-1846) 與崔良業 (1821-1861) 的「殉道神父」之聖徒形象以及他們所從事的「宗教走私」活動為核...
(觀看全文)
賴惠敏教授演講「從《恰克圖條約》看中俄邊境的管理」紀要
賴惠敏教授為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專長為清史,研究領域廣泛,涵蓋財政史、法制史、政治史及家族史,出版專書數本、論文數十篇。賴教授2020年出版的《滿大人的荷包:清代喀爾喀蒙古的衙門與商號》,討論清朝如何以有限的經費有效治理喀爾喀蒙古,而商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23年賴教授出版《乾隆的百寶箱:清宮寶藏與京城時尚》,書中探討俄羅斯進...
(觀看全文)
蔡松穎博士演講「社會網絡分析(SNA)如何應用於歷史學」紀要
演講伊始,蔡松穎博士從清代歸化城的商人群體與貨幣研究,分享如何在歷史學研究中,實際操作社會網絡分析,以及相關應用的發展性與限制。蔡博士與社會網絡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工具的淵源,源自其博士生時期,擔任許雅惠教授數位人文應用相關課程的助教,因而開始接觸 Gephi 等程式。透過數位工具使大量...
(觀看全文)
柯斯安 (Christian Schmidt) 博士演講「以『漢語新詞資料庫』為例,探索東亞概念史研究幾點問題」紀要
柯斯安博士,畢業於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目前於中研院文哲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在進入演講主題前,柯博士先為大家簡述關於「漢語新詞資料庫」的發想契機。回溯於 2007 年,在台大政研所石之瑜教授的課程中,石教授指出,現代政治學的許多術語,是借用日文而來。這讓當時聽聞此事的柯博士非常驚訝。在就讀博士班二年級時,柯博士開始針對和製漢語進行逐步...
(觀看全文)
郭至汶教授演講「當 AI 遇到歷史學」紀要
郭至汶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博士,研究領域以晚清傳教士、跨文化研究與近代中西交流史為主,並且長期關注人工智慧與數位人文研究等議題。郭教授自 2018 年開始接觸數位人文與自然語言處理,希望從中探詢文史研究與語言模型相結合的研究方式。 演講伊始,郭教授先介紹由 DeepMind 等研究團隊開發的“Ithaca&...
(觀看全文)
郭南燕教授演講「日本古典文學修辭概要」紀要
郭南燕教授,1984 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日本語文學系,隨後前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攻讀日本文學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 1996 年取得博士學位。曾擔任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副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海外研究交流室准教授、東京大學國際領導培育中心特任教授,現於明治大學文學部任教。郭教授的研究關懷主要為日本文學與天主教文學化,由於以日本近代文學為主...
(觀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最後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