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海洋史研究回顧與展望:紀念曹永和院士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報導

 
時間: 2020 年 10 月 26 日(一)上午 9:00 至 2020 年 10 月 27 日(二)下午 5:5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北棟三樓第一會議室
撰寫人: 蕭坤松(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百年來海洋史研究回顧與展望:紀念曹永和院士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報導
 

  由中研院人社中心、臺史所主辦,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協辦之「百年來海洋史研究回顧與展望:紀念曹永和院士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於 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假中研院人社科學館北棟三樓第一會議室舉行,邀請國內著名學者參與發表。會議首日邀請中研院臺史所許雪姬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中研院人社中心兼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執行長劉序楓教授暨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曹昌平董事開場致詞。此次研討會有一場回顧影片與五場次發表,共發表十一篇論文。因篇幅所限,與談與討論爰以省略。

10 月26 日

第一場:曹永和院士生平記錄影片《曹院士的隱藏文本》放映

主持人:吳密察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吳密察教授首先介紹陳麗貴導演的大致生平與創作,此部記錄片係由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出版,片長 97 分鐘。本次播放影片的後半段,主要回顧曹院士接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暨臺大歷史系聘任後,他的家人及學生對過去生活、上課的點滴回憶,並由多位學者介紹他的學術成就與臺灣史研究上的重要貢獻。影片最後提到曹院士的「臺灣島史」概念,透過陳麗貴的導演,替我們解讀出其在學術、人生生涯中的「隱藏文本」。


第二場

主持人:陳慈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發表人:朱德蘭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題 目:近代長崎華商的研究:成果與展望
發表人:李盈慧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
題 目:全球體系中的華人與東南亞:研究回顧和書寫特色
與談人:陳慈玉教授

 

 

  朱德蘭教授先介紹目前長崎華商相關研究的成果,包含日本學者內田直作及臺灣學者劉序楓、朱德蘭等人。接著指出日本開港後以商業為主體的華僑社會之形成,並輔以照片等圖像介紹長崎華商泰昌號文書的特徵。她將這批文書分為帳簿、書信與電報三大類,是泰益號文書的前身,記錄清末東亞秩序急遽變動時代 (1860-1901) 中重要港市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民俗信仰等各層面的一手史料,對於理解閩南華商如何結伴海外奮鬥的歷史很有助益。最後,朱教授提出三個課題,第一,帳簿揭露泰昌號商業活動所需資金與人才,係來自金門三大家族,因此幕府末年泰昌號與唐船貿易有無關係?而由追溯長崎福濟寺後方多座金門籍墓碑,是否可進一步細究金門人參加中日貿易係源自明鄭時期?明鄭大臣洪旭船隊是否是長崎貿易的源頭?第二,文書所記錄的華籍客戶是否為因太平天國戰亂而滯留在唐館的唐船貿易人員?第三,泰昌號往來帳中所列的各郊公司,意謂著福建傳統行郊制度對其貿易事業,是否產生影響?

  因涉及層面甚廣,故李盈慧教授的報告聚焦於兩岸出版的中文著作,探討從晚清到 1980 年代,有關華人(漢人)移居東南亞「如何」及「為何」被書寫?被書寫成何種「樣態」或「形象」?李教授認為 1912 年以前,東南亞華人係因異國風情而被記載於各文獻中,描述華人的詞彙多為「逃民」、「罪民」、「漢奸」與「逆賊」、「叛亂者」。直到海禁解除,海外華人的數量漸增,在當地多有成就。特別是孫中山、康有為等以「華僑」一詞召喚華人的民族意識,以「重新化中國人」吸引他們捐助。民國建立後,出現許多南洋華僑回憶錄,並宣揚華僑建國的功勞,「華僑為革命之母」的語彙成為重要用語。李教授亦把此時期的「南洋華人研究」略分為北洋時期的何海鳴、南京國民政府的暨南大學與抗戰時期的南洋學會三時代。國民黨撤退來臺後,再度召喚華僑參與「反共抗俄」行列,此時的作品都未擺脫「華僑為革命之母」的傳統,較少關注以「東南亞華僑」作為研究主體的視角。至於中國大陸則將華人與具有中共國籍華僑做區隔,因華僑很多是資本家,並不鼓勵華人的研究。

第三場

主持人:康培德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
發表人:林偉盛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題 目:臺灣早期 (1620-1683) 貿易史研究回顧
發表人:查忻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題 目:十七世紀荷蘭人在臺灣的宗教活動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發表人:鄭維中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題 目:東亞史與海洋史荷蘭相關學界介紹 (1920-2020)
與談人:康培德教授

 

 

  林偉盛教授回顧了近百年臺灣的早期貿易史研究,首先談到日治時期岩生成一與岡田章雄等人的作品,開啟了臺灣早期貿易史的研究。戰後,以《熱蘭遮城日記》出版為界,分為兩期。前期較重視明鄭研究,荷治時期較少,主要學者有曹永和、江樹生、中村孝治、錢永祥、陳春生等。《熱蘭遮城日記》出版後,研究的學者漸多,涉及的層面也擴大,如貿易網絡發展的研究者有包樂史 (Leonard Blussé)、永積洋子、曹永和、Paul van Dyke 等。有關生絲、茶糖、鹿皮等貿易品者有 Henritte Brugge、陳國棟、林偉盛、T. O. Hollmann、程紹剛等。研究人物者有岩生成一、C. R. Boxer、包樂史、翁佳音、歐陽泰 (Tonio Andrade) 等。而 2003 年出版的 Around and About Formosa: 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Ts’ao Yung-ho,以及《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兩本論文集做了研究回顧。在 2002 年,留學荷蘭接受系統訓練的鄭維中、邱馨慧等成為東印度公司研究的新一代學者。此外,還有學者以世界史的角度檢討歐洲中心論的觀點,如亞當・克拉洛 (Adam Clulow) 等,林教授以「TANAP 世代」[荷蘭萊頓大學 (Universiteit Leiden) 主導之 Towards a New Age of Partnership 計畫簡稱]來指稱此時期的研究。最後,林教授提及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吳聰敏、古慧文兩位教授的作品,將計量概念引入此領域,讓成果更豐碩多元。

  查忻教授針對十七世紀荷蘭人在臺灣的宗教活動史料及研究成果進行介紹,他認為 Francois Valentyn (1666-1727) 的《新舊東印度誌》算是最早作品,其次是十九世紀末 J. A. Grothe 所編輯的《舊荷蘭海外宣教檔案》。稍後,英國長老會牧師甘為霖 (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 將這些荷文史料選摘英譯出版,對日後臺灣相關研究造成影響。其他如 J. J. van Toorenenbergen、P. de Zeeuw J. Gzn、W.A. Ginsel 都曾介紹當時臺灣的基督宗教活動。1960 年代後,《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以及徐謙信牧師的作品介紹了當時傳教歷史,賴永祥教授也整理相關資料,散見《臺灣風物》等刊物。之後,尚有柯博識 (Jac Kuepers) 神父與楊森富教授的作品。大體而言,因檔案與資料的限制,上述研究以通論性、且偏重教會史的介紹為主。到 1970 年代後半開始,各項研究蓬勃發展,如包樂史教授在 1984 年後有關教會涉入殖民的一系列作品、L. M. Hauptman 的比較研究、莊雅仲利用社會科學理論、林昌華牧師的神學立場、賀安娟 (Ann Heylen) 的語言學觀點與李雄揮教授的教育視角,讓此期的研究進入到教會與政權(或社會)的互動,以及基督教教義史等各種不同層次的研究。1999 年起導入新資料的運用,如包樂史教授與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合作出版的相關資料、TANAP 計畫所產生的臺灣教會決議錄與書信集,另有江玉玲教授編輯的《荷治時期臺灣基督教史料》、韓家寶等譯著的《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記簿》等,但因許多資料尚未中譯或完整出版,投入研究的學者仍不多。所以查教授建議應該加速新資料的中譯,並以新視角、新議題,結合跨區、跨時的比較,來進行下一階段的研究。

  鄭維中教授首先介紹荷蘭近代歷史學成立前,具有史料價值的古籍整理與出版概況。接著以 Willem Pieter Groeneveldt (1841-1915) 等學者及其作品,說明荷蘭建國後國家史與殖民地史編纂情形。鄭教授認為截至二戰之前,荷蘭專業史家已有豐碩成果,在政治史、殖民地史與海軍史上,都有不錯的發展。二戰後,由於與印尼獨立的糾葛,殖民地歷史的研究漸被重視,且新觀點(文化史、經濟史)的導入,慢慢將殖民地史研究轉化為海外史研究,而其中的代表人物為 Marie Antoinette Petronella Meilink-Roelofsz (1905-1988),她於 1970 年獲聘於萊頓大學擔任「西歐海外擴張史」教授。1974 年萊頓大學成立「歐洲擴張及其反應研究中心」,聘請專任研究員推動各項研究計畫,包樂史即在 1978 年邀請曹永和前往合作,進行該中心開啟亞洲史研究的重要計畫,即「熱蘭遮城計畫」。之後,由於對殖民時期的歷史書寫的反省,將「殖民史」改為「海外史」或「海洋史」。在此背景下,當時擔任「歐亞關係史」教席之包樂史教授開始推動訓練亞洲學者的研究計畫 (TANAP),臺灣邱馨慧、鄭維中兩位學者受邀參與並取得博士學位。1980 年代開始的經濟史方法影響,在 Jos J. L. Gommans 接替包樂史,將教席改為「殖民史與世界史」後,荷蘭學界延續以往研究傳統逐漸交會於全球史的研究。然而,殖民地遺緒仍需整理,隨著戰後殖民地僑民歸國,這些荷蘭人及其後代不斷爭取賠償與文化認同,後殖民問題逐漸浮顯,透過紀念活動辦理,引發民間對殖民黑暗面的反省,影響到荷蘭學界對新歷史採取更批判性的研究態度。

第四場

主持人:謝國興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湯熙勇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題 目:南海諸島主權爭議 (1907-1960) 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兼論建構東沙島史及太平島史的方向
發表人:方真真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題 目:十六至十九世紀台灣西班牙文獻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發表人:陳宗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李毓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題 目:十六、十七世紀菲律賓唐人資料的蒐集、出版及研究
與談人:謝國興教授

 

 

  湯熙勇教授研究 1907 年到 1960 年這段時間的南海諸島主權爭議,釐清南海主權議題研究的重心及其侷限性,並說明臺灣與東沙島、太平島關係的形成與轉變等歷史事實,最後提及以「臺灣島史」的概念應用於太平島與東沙島研究的可行性。湯教授首先引用豐富圖像解釋地圖與碑碣在南海諸島歷史學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說明研究者除了必須檢視地圖是否為當事國的中央政府機構所繪製並且充分表達主權意涵,同時需要考慮,在國際法觀點下,地圖與碑碣在南海諸島的主權主張中,均不具實質性的國際法證據。因此,湯教授建議有關南海諸島主權議題研究應從文化社會的視角切入,檢視各島人民與當時國家政策的交互影響關係,方可開拓研究議題的深度與廣度。接著他以「臺灣島史」概念,探究從清末、日治時期到戰後,移住太平島、東沙島的人民或軍人,在島上的日常生活樣態。然而島民具有遷徙屬性,如何呈現兩島歷史敘述主體性,仍可進一步思考。湯教授認為臺灣島史概念架構仍具有啟發性意義,對於兩島歷史內涵的多樣性,他建議仍可從海洋史的觀點,海洋——島嶼——人群的關係切入,建構東沙島與太平島兩島歷史。最後,湯教授以幾份有關南海研究的政府檔案與相關研究作結。

  方真真教授回顧目前有關西班牙在臺灣的豐碩研究成果後,指出西班牙退出臺灣到鄭成功入臺 (1642-1662) 與施琅攻臺到道明會二次來臺 (1683-1859) 兩段時期的研究成果較少,因此方教授的回顧以這兩時段的作品為主。針對第一時期(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的研究成果,方教授分為三個時段來談,第一個時段為1625 年 5 月西班牙佔領臺灣以前,這時期以分析船難紀錄為主。第二個時段為1626 至 1642 年西班牙殖民北臺灣,這時期的研究成果最豐碩,史料的整理與翻譯眾多,而李毓中與陳宗仁曾整理過此時期的研究成果。方教授補充了少為人知的發表作品,伊能嘉矩、中村孝志、曹永和等人的作品,以及 2010 年後未收入的作品,如陳宗仁、李毓中、鮑曉鷗、林偉勝、康培德、方真真等,同時提到十七世紀西班牙遺址考古挖掘的成果。第三個時段為 1662 年以後臺灣鄭氏與西班牙關係史,這時期研究者眾多,主要集中於鄭氏企圖征菲、鄭氏與天主教的關係、鄭氏與菲律賓貿易的關係三個議題。針對第二時期(十九世紀道明會第二次來臺布教)的研究成果,方教授認為此一時期的專論較少,大部分為介紹性短文或通論,最具學術性的是古偉瀛的著作。其次,方教授以自己對臺灣西班牙帳簿的整理經驗,提到新史料發掘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西班牙、墨西哥、義大利等重要圖書館或檔案館、美術館仍藏有許多有關史料有待發掘,而這些工作都需要漫長時間的投入。最後,方教授總結從日治時期到當今,鑽研十六至十九世紀臺灣西班牙文獻的學者只侷限少數在座幾位,年輕學者的培育與加入是當務之急。

  最後一篇報告由陳宗仁教授、李毓中教授兩人共同進行。首先由李教授報告,他先回憶求學時與曹永和院士的互動,之後提及在馬尼拉檔案館中找到一份十七世紀記載許多閩南語拼音且厚達千頁三萬字條的手稿辭典。為了進一步整理並出版,又前往巴塞隆納大學找到一份閩南語語法書(漳州話文法),同時也收到以紀錄帳簿為主的《佛朗機化人話簿》,在大英圖書館則找到簡稱《倫敦藏本》的傳教士抄錄手稿以及《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菲律賓唐人手稿》等,李教授表示這些史料將在整理後陸續出版。接著由陳教授針對唐人資料的研究史進行報告,他首先指出唐人十七世紀就在海外(如東南亞菲律賓)建立所謂「唐人社會」,了解這個社會的實體是有意義的。陳教授認為,這可以從同時代傳聞或見聞所留下的紀錄,或是二十世紀學者的著作,也可以從馬西尼 (Federico Masini)、韓可龍 (Henning Klöter)等,或臺灣、日本與中國學界中,有關語言學研究的作品中體會出。但若以歷史學研究的取向來看,方豪教授係其開端,在其所整理的馬尼拉漢籍文獻中,指出這些史料有助於明瞭華僑生活或相關地名、人名之考證。最後,陳教授舉唐人(唐山)、濺內、Chincheo 與漳州、鶴老等指稱或地名的釐清為例,說明唐人研究的特殊性,但因為相關研究的成果仍不足,故有關日常生活、世界觀與時代背景等唐人社會實體的理解,仍待更多研究者的投入與努力!

10 月 27 日

第五場

主持人:劉石吉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發表人:林滿紅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題 目:大東亞海域日美勢力的崛興 (1850-1972):來自臺灣的一個視角
發表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題 目:戰後臺灣的海洋史研究:回顧與反思
發表人:鄭永常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題 目:從中越關係史研究到東亞海洋史研究
與談人:劉石吉教授

 

 

  林滿紅教授以過去相關的研究成果,從臺灣視角來談如何加強東海、臺海與南海海域的安全。首先介紹美日兩國在 1850-1972 年對大東亞海域的影響。第二部分則以《臺北和約》對加強臺海、東海與南海安全,可以提供何種法理依據。林教授認為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透過航線與經貿活動,其勢力伸入大東亞地區,在 1940-1943 年間成為大東海域的主導國家。戰後,美國取代日本成為大東亞地區主要秩序維護者,主導推動《舊金山和約》與《臺北和約》的簽訂。由於《臺北和約》是登記在 1952 年聯合國條約系列的 1858 號,依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規定,《臺北和約》所規範的法律關係不會因外交中止而失效。因此,《臺北和約》明確記載日本向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放棄臺灣、澎湖、南沙和西沙群島,縱使後來有「一個中國」的政策也無損於上述法律效益與歷史事實。當前南海、東海島礁的爭議係因發現豐富石油蘊藏而產生,依據國際法,目前各佔有國只有行政權,僅中華民國對西沙、東沙與釣魚台列嶼有主權條約的依據。因此建議中共政府應該揚棄國共對立的情節,正面態度對待上述的歷史事實,透過國際法協商共同開發來解決南海爭端。

  劉序楓教授以 1980 年代為斷點,分析臺灣學界有關海洋史研究的趨勢與變化。戰後到 1980 年這一時期的研究雖可溯源於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史學科的相關講座,但去殖民化、中國史觀在當時為主流,基本上仍是以史料的發掘、整理與考訂為主,日治時期的海洋史研究並未傳承下來。1980 年代以後的海洋史研究,劉教授以中研院人社中心的研究成果為分析對象,提及從 1983 年開始推動「中國海洋發展史」的研究計畫,並辦理十四屆學術研討會,期間有工作坊的專題研討,同時出版研究成果。分析這些著作大致可觀察臺灣海洋史研究的趨勢與概況,其特徵有跨越的時間長且連續、主題集中且內容多元。除上述外,劉教授亦簡介當時其他海洋史研究的概況,提及王世慶、李東華、陳國棟、鄭永常與戴寶村等教授的作品。最後,劉教授通過整理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有關海洋史研究的概況與相關出版物,對未來臺灣海洋史發展課題進行反思,並提出多項建議。

  鄭永常教授從早期的學習經歷開始,說明他的學思歷程,如何逐漸將研究旨趣轉向海洋史研究。鄭教授從他熟悉的明史出發,關注東亞海域周邊歷史,心中累積許多有關海洋貿易的疑惑,在 2004 年出版了《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2011 年出版《海禁的轉折:明初東亞沿海國際形勢與鄭和下西洋》,進一步澄清倭寇與三佛齊事件等鄭和下西洋的背景。完成這兩部作品後,鄭教授更往上追溯唐宋元及之前的海貿政策,先後論證有關「唐人」身分的轉折與考證中國第一個對外港口的位置,同時思考十九世紀越南如何面對法國海權的侵擾以及臺灣在鄭氏統治的社會變遷等相關議題,他已將上述研究成果匯集在《瞬間千年:東亞海域周邊史論》論文集(將出版)。2018 年由曹永和基金會資助出版《明清東亞舟師秘本:耶魯航海圖研究》,解讀出三條航路,並期待引領讀者進一步強化對古代東亞海洋航運的認識。最後鄭教授語重心長地提醒大家,海洋不是孤立,連接不同地域、文化、政策、語言等,需要跨學科的整合。但由於東亞海洋文化圈有漢字文化、西方人所留下大量文獻、圖像與地圖,以及當地國家的史料與碑銘,研究者仍可在自己領域內勤奮耕耘,若能稍向海洋周邊連結,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綜合討論

主持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陳宗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引言人:張彬村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黃富三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戴寶村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劉序楓教授首先開場,因為疫情有七位海外學者無法與會,但對於臺灣海洋史研究回顧的討論仍有豐碩的收穫,也可藉此進行未來課題的展望。戴寶村教授提到他年輕時訪問曹永和院士的經驗,並提出十五項與海洋史有關的研究課題,供大家參考。張彬村教授先回顧曹永和院士與中研院臺灣海洋史研究的緣起,接著將海洋史研究放在長期歷史來看,他認為西方大航海時代背後的科學與工業革命,促發了近代與當今的世界歷史發展,而海洋史研究就是很好的「通古今之變的鑰匙」。黃富三教授回想早期接受的史地教育所形成的大中國陸權思想,就是被曹永和院士所打破。海洋史研究需要許多原始資料,但資料卻以外文居多且收集困難,相當零碎,所以建議組成研究團隊,透過整合方能仔細拼圖講出一個完整故事。最後,陳教授展望未來,中研院臺史所將成立相關海洋史的研究群團隊,並規畫辦理臺灣島史的系列活動,本次研討會就是開端,臺灣島史或海洋史的研究將會持續蓬勃發展。

(按:本文照片由中研院臺史所提供)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