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報告人: 朱湘鈺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林勝彩博士後研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3 月 9 日(六)下午 2:00 至 6: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研討室
撰寫人: 陳胤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近世儒學研究工作坊於 2013 年 3 月 9 日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樓研討室舉行本年度第一次的論文發表會。本次會議由朱湘鈺教授和林勝彩博士發表兩篇論文。

  朱湘鈺教授論文為〈明代中晚期王學門人《大學》改本的一個側寫——王道《大學億》析論〉,主要擬從王順渠(名道,山東武城人,1487-1547)的《大學億》著手。王順渠擁有多重身分:既是陽明早期的門生,後轉向朱學陣營,最後為黃宗羲 (1610-1695) 收編於甘泉學案中。朱教授嘗試透過此書內容的探究,一方面呈現當時《大學》經典詮釋的多元面向,同時也藉此闡述作者的思想特色。而對中國歷代大部分的知識份子而言,儒家經典在其心目中具有相當崇高的地位。隨著科舉制度轉繁與道學的發展,儒家經典遂帶有「夫子自道」的個別性色彩。此特色到明代,可謂達到高峰,《大學》版本的擇取,甚至意謂著理學家的思想立場與工夫進路。明代採用《大學》古本,雖非陽明 (1472-1529) 首開其例,但配合其良知之教,的確成功地扭轉了朱學獨大的學風。值得注意的是,是「古本」?抑「改本」?看似對峙的兩造,卻隨著朱王(陸)之辨時代課題的展開,出現一「朱王折衷」的《大學》經解,這意味著當時的知識分子,在以經典為共同對話場域的前提下,朱學與王學的界限實在難以清楚劃定。

  朱教授報告完,開放討論,有與會學者認為:此論文後半部分大篇幅處理王道《老子億》的問題,此與論文以《大學億》為主軸的題目不符。再者,日本學者水野實對於《大學億》一書已有專文研究,朱教授也努力與水野實進行對話,雖然朱教授試圖提出三教融合的新理解觀點,有別於水野實折衷朱王的看法,不過從行文看來,仍讓人覺得朱教授的論述猶未能完全脫離前人研究的束縛。因此,與會學者建議作者在題目、切入點、論述策略上再多思考。另外,亦有與會者建議與穆孔暉的個案進行比較研究。朱教授表示本文是她一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目前還在思考如何改寫,也感謝與會者提供的寶貴意見。

  林勝彩博士論文是〈清初蕺山學說傳播的歷程——兼論蕺山學派的分裂與一統〉,嘗試藉由清初劉宗周著作刊刻流傳的過程,來探討劉宗周弟子於整理其著作及宣揚其學說時,爭奪其思想詮釋權的現象,從而說明此一現象在思想史上的意義。明儒劉宗周 (1578-1645) 殉國後,其弟子因為整理、刊刻其遺著意見相左,以及對於師說理解的差異,產生關於蕺山思想詮釋的多元現象。最後,因黃宗羲 (1610-1695) 取得蕺山遺書整理的主導權,也藉由公開講學及撰述活動逐漸取得崇高的學術地位,同時,也由於黃宗羲強勢排他的性格及門戶之見,使其言論受到最多的注意,對其他蕺山門人造成排擠效應,最終使得紛紜的異見歸於一元。本文希望經由對清初時期蕺山學說傳播歷程的整理與分析,來釐清蕺山學派由分裂歸向一統的思想史實,以求對清初學術思想發展的面貌有更完整的認識。

  林勝彩博士表示,本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王汎森先生〈清初思想趨向與《劉子節要》——兼論清初蕺山學派的分裂〉一文的啟發,不過,當中也有部分想法與王先生不同。然而,在論文書寫上,作者主要將不同的意見放在註腳,或是一筆帶過。開放討論時,不少與會學者認為,林博士對這些問題的低調處理,會讓論文的問題意識不夠清楚,失色許多,甚是可惜。因此建議作者將其與王先生意見的異同當作論文的一個主要論點來處理,以俾讀者可以更快掌握本論文之特色及學術價值所在。

  在報告人和與會者歡愉熱烈的討論氣氛中,會議於下午六時三十分圓滿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