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二次讀書會紀要
|
|
本次讀書會由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的王士銘博士和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簡瑞瑩領讀雍正朝《議覆檔》,領讀的內容圍繞西北軍務的築城、後勤和防守。
簡瑞瑩領讀的兩篇《議覆檔》均與軍事要地白格爾有關,議奏形式也與先前領讀的檔案有所不同,係由軍機大臣主動發起的議覆。〈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白格爾等處駐紮兵丁以為後戶摺〉發生於雍正十年 (1732),議論開篇就提及此時喀爾喀游牧地區防務順利,並由滿人、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外扎薩克蒙古混合駐軍。後文則提及白格爾與札克拜達里克相距三百里、察罕廋爾四百里、顎登楚勒一日路程,可相互應照。簡瑞瑩提到,雍正時期強調不同地區的築城除了具有軍事意義以外,也可能有強化統治地位的意涵,多元混合的軍隊在清準戰爭的意義、白格爾的戰略地位變化亦為潛在的研究議題。
〈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於白格爾等地築城摺〉事由同《清實錄》雍正十年六月十九日條、《平定準噶爾方略》中的「靖邊大將軍順承親王錫保等奏豫防賊人來犯事宜」。通過比對《清實錄》之記載,可以推論清軍前往白格爾是為了確保已經運達米糧的安全,同時調兵協助正在前來的將領達爾濟。且為避免延誤築城,清軍提前指定築城位置,先由既有兵力製作水坯,待達爾濟抵達白格爾時,即開始築城。此一史料的研究價值在於清軍如何維持支援補給與前線築城之間的資訊傳遞。
王博士則分別領讀〈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於鄂爾昆等處墾荒築城事摺〉和〈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於鄂爾昆附近代喇博羅地方耕田築城摺〉,兩篇議覆檔皆圍繞著駐地鄂爾昆展開。在相關先行研究,已有學者指出清軍築城只是防禦工程之一,有時也會有興建堡、垛等功能不同的防禦工事,有些地區甚至有多城並舉以便分兵管理。城池的規模大小不一,使用時間普遍不長,具體端看戰況而定。此外,築城必須考量當地木材、土壤、水源等,加上城池需要有豐沛的水草資源以便駐軍,因此築城行動往往也與自然環境習習相關。實際上,清代對城池的修建並無妥善且全面的規劃,過程中時常浪費資源。
這兩篇史料均呈現朝廷認為屯墾地點的條件必須具備是可以羈靡喀爾喀蒙古、備戰準噶爾,便於補充運糧、防範盜賊截糧等,同時又得以考察自然環境的地力使用情形等訊息。王博士也延伸討論過往西北軍務的屯墾情形,如元朝的哈喇和林遺址,《平定準噶爾方略》中也有討論關於鄂爾昆、圖拉的屯田情形。
四篇相關文獻都提及築城的要件和目的,除了行軍補給和建材以外,也要考慮西北地區農穫不豐的情形,因此戰略目的並非是清軍唯一考量。例如〈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白格爾等處駐紮兵丁以為後戶折〉末段就指出,達爾濟抵達當地後可依地利築城,不必拘泥於原處。而且,由於尚未築城之前的駐軍仍仰賴後方糧草供給,屯田制則有助於減少糧草調動帶來的風險和人力消耗。
另一方面,王博士提到喀爾喀蒙古依附清朝時間不長,尤其在對準噶爾戰爭期間時有叛亂。此時清軍在西北的墾荒、築城就起到穩定地方秩序的功能。檔案亦呈現清朝派遣專員每年核銷作業經費、器具及收成,專責人員之下又有綠營、八旗兵及遣發罪犯種地、築城及操練的生活樣貌。築城及地方社會網絡之間的連結不失為新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