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文化讀書會第三次聚會紀錄

 
報告人: 譚昌國(中研院民族所博士後研究)
時間: 2002 年 7 月 26 日 下午 2:00
地點: 中研咖啡廳
 
消費/文化讀書會第三次聚會紀錄
 
閱讀書目: Daniel Miller.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Blackwell. (Chapter 8-10); 1994 Modernity: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Oxford: Berg. (Chapter 5)

導論

Daniel Miller 教授是當今消費研究的領導學者之一。他於1987 年出版的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一書,已取得消費研究當代經典的地位。在當代大眾消費(mass consumption)的先趨性探討,他不僅有理論上的建樹,也兼顧實證研究,並且在方法論上特別強調民族誌的取向。自1994 年開始,他發表一系列以加勒比海的千里達為田野地點的研究,包括Modernity: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1994 Oxford:Berg); Capitalism: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1997 Oxford:Berg); The Internet: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 with Don Slater, 2000 Oxford:Berg)。基於對日常生活消費活動的興趣,與對女性消費者的關懷,他致力於shopping的研究。以他居住地附近的北倫敦為主要田野地點,他寫出極具創意也頗富爭議的A Theory of Shopping (1998, Cambridge: Polity)。1998年,他受邀於美國Rochester大學講Morgan Lecture(這個講座在人類學界是相當高的榮譽)。演講集結成書為The Dialectics of Shopping (2001,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他在消費研究領域的影響力不僅及於英國、歐陸、美國,也快速擴展至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國家。

由於時間與閱讀份量的限制,今天的導讀是以他較早期的作品為主。但他本人強烈建議大家多多去閱讀他的關於shopping的研究。或許這些作品最能表現他的原創性,以及幽默感與嚴肅社會關懷兼容並蓄的學者風格。整體看來,Miller的著作嘗試面對以下幾個基本問題,這也是我今天導讀的問題意識:

第一部份:消費的研究與消費的理論

一、 為什麼消費是一個值得研究並急需被研究的課題?

1. 為了解近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者對生產關係的探討是不足夠的。消費的社會文化變遷也是不可或缺的面向。

2. 當代生活的現代性(modernity)伴隨著商品在日常生活的增加,文化的物質形式的呈現也在量上大大增加。這些物和商品的社會意義如何?它們必然會造成異化嗎?還是可能成為文化創造與建構認同的媒介?Miller 認為太強調前者的觀點不僅忽略了消費者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也導致對社會發展和歷史的悲觀看法。對消費的研究可以匡正證這種缺失。

二、以往的消費研究有什麼問題與缺失?

1. 非人類學取向的研究,例如商業研究、市場研究,通常只關注賣出的時間點的現象,而較不關心商品被使用的過程與其意義與價值的轉化。此外,也有預設消費者是被動的問題。人類學的研究,則關注商品對使用者的個人或群體的意義,而強調不只有實用的功能,也有表達與象徵的功能。但另一方面 人類學有預設社會結構或社會分化為既成事實(given)的盲點,而忽略物在建 構社會凝聚、社會區分、與權利關係的能力。

2. Veblen 的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和Bourdieu的Distinction,是將消費當作主題來探討的兩本富啟發性的著作。Bourdieu並指出品味作為一種habitus,是建構社會分化的重要因素,而賦予消費活動重要的社會意義。但可惜的是,Bourdieu在方法上是以問卷為主,沒有用民族誌的方法(ethnographic method)。

三、在當前的學術脈絡裡,什麼是適切的研究消費的取向?

1. 避免將社會和社會區分當成given,重視objects本身在建構社會與權力關係過程中的能力。

2. 重視消費者的觀點和消費者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3. 民族誌的研究取向以了解影響消費行為的複雜因素,如性別、年齡、階級、族群,以及超越這些社會區分的文化因素。民族誌的取向可以進一步掌握現代大眾消費的內在矛盾性。一方面消費可能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和加強個人主義的價值,另一方面卻可能促進新的社會凝聚方式,或回歸傳統文化價值。

四、能有一個關於大眾消費的一般性理論嗎?

Miller 從他關於物質文化的一般性理論the theory of objectification,應用於對現 代大眾消費的解釋上。消費者可以透過「創造性的再脈絡化」(creative recontextualization),使原本可分離(alienable)的商品轉化成不可分離(inalienable)的文化物。在購買商品前,商品是大量由國家或市場分配的,遠離生產者和生產環境,和消費者是疏離的;但在購買和擁有某特殊商品後,卻因和其建立起私人的關係,並經過長期的再脈落化的過程使其個別化和親密化,使它成為原來抽象和疏離狀態的否定。也因此,消費活動是一種「工作」,是一種轉化商品的價值的過程。

第二部分:從理論到民族誌

五、Miller以加勒比海國家千里達(Trinidad)的Chaguanas鎮為田野地點,實踐他所謂的消費的民族誌取向研究。他的問題是:千里達的大眾消費和其現代性有何關聯?當地大眾消費的現象和行為如何受其歷史、社會、和文化因素所影響?大眾消費研究對了解千里達社會的現代性的特色和共享的文化價值有何幫助?

千里達是由多個族群組成的島嶼國家,目前的居民其起源大多為來自非洲的奴隸,和來自印度、中國的勞工移民。這些奴隸和勞工在心態上有一個共同傾向,就是和其傳統文化與過去生活方式的斷裂(rupture)。他們必須適應當地的環境、利用當地的資源,來創造自己的文化及凝聚彼此的連帶。但因當地缺乏天然資源與生產原料,民生所需也大多仰賴進口。所以如何挪用(appropriate)外來進口貨品,轉化它們的價值,以營造一個他們可以產生認同感、熟悉感、以及安身立命的環境。這種工作也就是前述的將商品「創造性的再脈絡化」。

千里達人這種和過去的斷裂感(sense of rupture),也是現代性(modernity)的核心要素。Miller所謂的現代性,並不是一般所說以某些經濟生產和民主政治制度條件為要素的「現代化」。現代性主要是一種時間意識(temporal consciousness),是一種因和過去的斷裂而認識到傳統和習俗已不能提供任何權威和保證;人的存在,或文化的內涵,必須在現在靠自己不斷的創造出來,而現在的創造是為了實現未來的遠景。另一方面,現代性也伴隨著兩種感受:和過去切斷聯繫產生的自由感、解放感,和因為和過去斷裂而產生的疏離感和失落感(也因而對過去產生鄉愁似的懷念)。現代性因而蘊含內在的矛盾。Miller透過對室內裝飾、服裝的風格與時尚(style and fashion),汽車、與連續劇等大眾消費的範疇的研究,來呈現千里達人日常生活的現代性。

透過對這些大眾消費的範疇的分析,也能呈現千里達文化中二元觀(dualism)的特色。Miller認為,千里達文化是建基於transience 和 transcendence兩種相矛盾的價值。前者追求的是短暫的快樂、個人的自由與解放、人與人之間競爭所激發出的創意等;後者則關懷長遠的發展、注意和過去的延續、重視家庭和親屬的關係等。 千里達人擁抱這兩種價值,但可能因在不同的社會情境,或不同的人生階段,而著重實現其中一種價值,以調解其中的矛盾。而透過室內裝飾、穿著、使用汽車等消費活動,可以具體呈現兩種價值的表現與調解的過程。

結論

Miller 對消費的研究有很強的實踐取向與政治目的。他認為消費是歷史的前衛,而研究消費是為了改變社會環境,影響政治走向。綠色運動(green movement)影響所及,造成道德購買(ethical shopping)和從消費者的利益來考量的政策取向,是他認為消費和消費研究「重要」(matter)的一個例子。他的著作對了解和研究當前台灣社會應當有不少助益,對中國明清歷史研究又有什麼啟發呢?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