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七次讀書會紀要

 
報告人: 游博清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7 月 19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七次讀書會紀要
 

  今日讀書會邀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游博清博士以「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檔案」為題報告。[1] 游博士的報告撮要如下:

  十七世紀以來,中國與歐洲各國的貿易活動越來越頻繁。英國東印度公司在 1600 年成立,專司亞洲貿易,是西方企業中對華貿易最久的機構,累積了無數的檔案文件,該公司於 1858 年結束亞洲事務之後,其檔案文件便為大英圖書館、英國國家檔案館、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妥善收存、整理,提供給學者研究。

  中、英貿易史一直是史學研究的焦點,Hosea B. Morse 編著《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26-1929]) 是重要的參考書籍,大體勾勒二百餘年來,英國東印度公司與中國的貿易發展。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營運最為興盛的年代 (1800-1842),有不少 country merchants 依附並藉由該公司的對華貿易壟斷權而牟利。Michael Greenberg 從現存的文獻揭露了 country merchants 與該公司的關係,Earl H. Pritchard 則利用該公司的文獻研究馬嘎爾尼使華引起的覲禮之爭。另外,由於清廷限制外國商人只能在廣州貿易,各種事項也只能委託該地行商代辦,因而逐漸形成特許的商業體系。過去諸如梁嘉彬、陳國棟、Weng Eang Cheong、章文欽等人皆研究東印度公司與廣東行商的關係,已取得十分豐碩的成果。

  游博士認為,除延續前人的腳步,繼續鑽研政治、貿易課題外,華人群體、商業金融、貿易商品、洋人在華生活、科學技術等方面亦值得深探。所謂華人群體,包括行商、買辦、通事和水手等。前人往往僅關注行商的活動,而買辦、通事和水手在中英貿易中的角色則少有人注意,而且討論時段大多集中在十八世紀,實則十九世紀初到鴉片戰爭期間,這三類群體的作為仍有待深入研究。其次,分析英國東印度公司如何處理國際匯兌、簿記、信用、保險、海事借貸等事項,皆透露當時主事者的經營思維與商業策略,可視為近代跨國企業發展的範例之一。再者,中英貿易商品不限於鴉片、茶葉、絲綢等,該公司廣州商館的文獻中曾提到從海外各地輸入中國的檳榔、海蔘、燕窩等貨物,舉凡進口的數量、品質與銷售情況皆有記載。透過對這些資料的研究,可以了解清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飲食文化、消費文化和社會風俗。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文獻記載了洋人在華生活的面貌與英人移植生活習慣的同時,也逐步適應廣州的風土民情,如為使在華貿易得以順利運行,該公司不時調查中國官員、差役的喜好,適時打點,維持良好的關係。這類文獻提供學人分析英人與中國官員、差役互動的情形與英人對廣州官場文化的觀察。鴉片戰爭之前,英人在華生活頗受限制,只有貿易季時才能前往廣州,其餘時光則居留在澳門。該公司亦紀錄華人、英人往往因語言不通,在生活習慣上常生誤解、衝突。這些訊息有助於文化史、生活史方面的研究。

  1833 年以前,舉凡涉及中英文化交流、科學調查、外交使節等事件,均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參與與協助,相關史料散見於該公司檔案內。舉凡有助擴展在華貿易的商業知識、科學活動,該公司莫不支持與贊助,如持續地資助調查茶葉知識的科學活動,或贊助編輯、印刷中英字典。

  近年來,大英圖書館、英國國家檔案館、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等單位為了保存史料,並減少讀者運用資料的不便,陸續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檔案數位化,中央研究院、清華大學也向這些單位購買微卷,在國內閱讀該批史料的方便性遂大為增加。但數量如此龐大的數位化史料仍有待後輩學人梳理、統整,從中擷取有價值、有意義的訊息,方能有裨於史學研究。

  除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檔案外,游博士也介紹其他影響中國近代貿易的重要英國商行的檔案,包括匯豐銀行、怡和洋行、渣打銀行、太古洋行等,並簡介其檔案的目錄、預約方式、館藏所在地等。

[1]本次報告,游博清博士日前已寫成專文,可供諸位學人參考。游博清:〈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檔案知見錄〉,《漢學研究通訊》第 32 卷第 2 期(2013 年 5 月),頁 9-16。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