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史研究讀書會」 第七次讀書會紀要

 
書名: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By Laura Hostetl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召集人: 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7 月 18 日(五)下午 2: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17 室
撰寫人: 王鵬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新清史研究讀書會」 第七次讀書會紀要
 

  本書是「新清史」研究者 Laura Hostetler(美國伊利諾大學歷史系教授)以清帝國在西南貴州的殖民統治史為題的名著。作者主要分析清帝國如何使用地圖與民族誌等工具來統治貴州,並與近代早期西方帝國的殖民統治方式進行對比。在導論〈製圖學與民族誌作為近代早期的再現模式〉中,作者批判過去的研究往往僅強調近代中國成為西方殖民統治受害者的一面,卻忽略了清帝國本身在邊疆統治上所帶有的殖民統治性格。她注意到清帝國在近代早期並未自外於全球變遷,亦非僅為歐洲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與同時期的歐洲政權處於類似的殖民擴張歷程之中,並發展出製圖學與民族誌等類似的殖民統治技術。

  第一章首先討論中國第一幅繪有經緯度的全國地圖《康熙皇輿全覽圖》的製作。作者主張該圖顯示康熙皇帝對當時的歐洲擴張與近代早期繪圖技術有著清晰的認識,並試圖作出回應。康熙認識到唯有在地圖上完整標記自己的領土,才能避免被其他帝國侵吞,因而聘請耶穌會傳教士在宮廷任職,並協助測量帝國領土範圍的經緯度,乃有了《康熙皇輿全覽圖》的製作。其次,作者討論 1751 年,乾隆皇帝下令繪製的《皇清職貢圖》。作者指出這套圖繪根據一個標準化的範式執行,由朝廷發出樣本給各省和邊區,讓畫家據以描繪各地境內少數民族,以及與清帝國有所往來之他國民族的衣冠形貌,以便以統一的格式陳列多元的族群和習俗。它是清帝在十八世紀的帝國競爭中有所作為的標誌,也是清朝立足於世界核心的一項明確紀錄。這套圖繪也說明了 1750 年時,清廷已嘗試追求多元文化政治一統的政策,即不只是宣稱清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同時反映、記錄帝國內外族群與文化的多樣性。

  第二章〈繪製版圖〉進一步分析清朝如何有自覺地透過繪製版圖來建構自身在世界的位置,而非自絕於世界之外。作者介紹中國繪圖學研究的現況,並對於清朝地圖的研究提出新的方向。本章並檢視康熙之前,歐洲旅外人士與中國學者非正式的國際接觸與地理知識的交換,說明製圖學乃近代早期帝國的基本構成要件。文中詳細比較法、清、俄三國繪圖技術的發展,並分析地圖資料公開與國家安全之間的顧慮。第三章〈描繪人民〉則將焦點從繪製疆界轉移到繪製人民。無論是歐洲或中國,都有長久的描寫他者歷史的傳統,雖然對他者的描寫方式並非一種線性發展,卻可以辨識其趨勢,包括所謂「近代早期」的變遷,即強調直接觀察和實證經驗。從晚明到清代中葉,繪製人民逐漸變成專門類目,在建構帝國與界定臣屬關係中扮演積極角色。地圖繪製是奠基於調查測量,民族誌則是建立在對人群的直接觀察。歐洲與清朝都呈現愈晚近愈重視直接觀察的趨勢,不再如往昔只是利用歷史材料。

  第四章介紹貴州的基本歷史,描述了貴州的地形、人民,以及清朝政府的相關統治政策。貴州雖然早在 1413 年便已設省,中央政府卻於清中葉才實質掌控此一地區。直至十九世紀中葉以前,貴州的主要人口都是非漢族群。清初開始逐步建立一個更為中央集權的統治體系,雍正皇帝則為同化政策定調。第五章聚焦於貴州民族誌書寫的發展,時間界定在 1560-1834。作者發現隨著民族誌書寫的地理範圍逐步擴大,一個複雜的、非漢族的分類體系逐漸出現;且透過直接的觀察為基礎,將成功平亂或涵化的案例納入民族誌的書寫中。由是顯示該時期的帝國擴張與民族誌的發展密切關連。從概括性的描述轉變為嚴謹的民族誌紀錄,我們見到價值、精確、客觀描寫等新的民族誌認識論之形成。

  第六章〈《百苗圖》:民族誌特殊文類的出現〉檢視出現於十八世紀的一種獨特文類——「苗圖」。英文 Miao album 指一種描述貴州、雲南、廣東、湖南、臺灣等非漢族群的插圖文類,它們不同於前章所說的民族誌和方志歷史。這種文類原本是一種統治文件,由官員所製,內容來自地方志的民族誌。在繪製的樣式與焦點上,《百苗圖》所繪的人民與清朝的多數族群有所差異,但仍是大清的成員。第七章中作者檢視苗圖作為一種文類,探討其發展與變遷歷程,以及十九、二十世紀,苗圖在西方與中國引發的學術關懷。作者指出畫冊最初的功能是為了統治之需,所以精確性是當務之急,但隨著畫冊廣受歡迎,不再講究精準性,反而重視藝術性,內容遂發生重大改變。於是苗圖超越原本服務統治者的功能,轉變成一種海內外爭相蒐藏的藝術藏品。隨著苗圖藝術價值的提升,這些畫也變得更講究,內容脫離標準化的格式,衍生變異。早期的作者多半匿名,後來畫家與書法家皆刻意留名,畫冊的藝術性不再是附庸。

  作者在結論指出,《百苗圖》、《皇清職貢圖》、《皇輿全覽圖》都是清帝國近代早期視覺再現的例子。地圖描繪帝國疆域,使人們得以觀看、使用,藉此掌握帝國的地理與邊界,而職貢圖則描繪了向清廷進貢的週邊民族。《皇輿全覽圖》與《皇清職貢圖》二者都提供一個構成或承認清帝國的象徵地圖。《百苗圖》可視為一種規模較大的職貢圖,因為它們的表現更有深度,至少製作這些畫冊的最初用意是為官員提供了解這些人群的進一步資訊。總之,地圖與民族誌可說明清帝國作為十八世紀的世界強權,與歐洲國家一樣都使用了類似的視覺再現工具,來合法化其殖民統治。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