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與文獻——閩南文化考察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
|
「閩南文化考察工作坊」第三次主題活動以大甲溪流域為考察範圍。大甲溪源於南湖大山,流經臺中盆地後,於今大安區出海,沿途包含今臺中市東勢區、石崗區、豐原區、大甲區等地。康熙平定臺灣後,漢人開始入臺拓墾,隨著時間推移,漸漸進入此區域。此處因含括清廷畫分的界外與界內、熟番與漢人、客籍與閩籍,故文化和人群活動均相當多元。本次活動,即希望經由實際的田野考察,更深入了解此區域的歷史變遷。此次田野調查,由歷史語言研究所王鴻泰教授、廈門大學鄭振滿教授、出生於臺中當地的臺灣大學羅士傑教授及長年研究此地區的臺灣史研究所洪麗完教授帶隊,共計 25 人參與。
行前文獻討論會中,洪教授先說明其過去對大甲溪流域與平埔族的研究,使參與者了解考察範圍的特點與基本歷史背景。再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鄭螢憶、臺大歷史學系博士生李佩蓁介紹相關文本,並提供各式地圖,讓參與活動者認識此一區域的地理環境。對大甲溪流域有了初步認知後,大家開始討論文本閱讀遭遇的問題,考證資料中的人、事、時、地、物,尤其當中有趣難解的幾篇資料。在討論過程中歸納出各種問題後,彙整田野調查時需注意和觀察的面向,包括水利設施的建置和水資源分配、軍工匠群體的活動、平埔族與漢人的墾殖關係等。
首日考察地點為大肚臺地西方的海岸地區。第一站訪察位於苗栗縣通宵鎮白沙屯地區的天德宮,該廟宇恭奉五府王爺,並有首任乩童的牌位,相當特別。然後,前往臨近的當地媽祖信仰中心拱天宮,並試圖尋找該地是否另有廟宇祭祀護佑海上活動的水仙王。再驅車大甲,首先抵達祭祀媽祖的鎮瀾宮;此廟歷史悠久,至今依然香火鼎盛,為大甲地區的信仰中心。緊接著是文昌祠,此地原是竹塹明善堂的義倉,後由大甲仕紳將其改變為當地義學。然後,造訪存有數塊碑刻的林氏貞節牌坊,因閱讀文本有相關資料,遂就碑誌與文獻相互比對。再前往鐵砧山,此山雖不高,但可俯視大甲地區;據傳鄭成功曾在此處活動,因而有國姓井與石碑留存。實際參訪後,發現該處已在多年前增建國姓廟以及忠烈祠,學子可藉此明白民間如何塑造鄭成功的形象。隨後前往清水的紫雲巖,此廟後方存有一塊〈感恩社民番業佃諭示碑〉;行前曾討論此碑,實際觀看碑石後,再藉由鄭教授引領,學子方了解此地當時的漢、番田業狀況。之後在沙鹿,先參觀祭祀三山國王的保安宮,再前往同興宮,此廟是沙轆社社民為祭祀祖先而共同成立的祭祀公業。晚餐過後,趁著月光,參訪梧棲浩天宮,此宮所藏的三塊碑刻皆收錄於文本中。最後,在民宿討論、整理第一天發現的問題,對漢人與平埔族的關係得到更深入的了解,並定調第二天的考察重點為水利設施。
次日主軸是調查清代民番交界處,以理解漢人與岸裡社的交流關係。隨隊有不少學者熟稔地圖的運用,因此希望藉其長才了解清代界限的變革,故在考察土牛國小的土牛界碑時,參與的老師和學員皆嘗試用清代地圖解讀碑刻上的描述。由於文本中曾多次提及劉家在當地的活動,因而前往鄰近的劉氏伙房,試圖瞭解當地的客家劉氏家族。訪問後得知,此一家族自廣東大埔遷來,歷經劉文進、劉世章等兩代,成為地方重要家族之一。然後,前往六館業戶墾首張達京家族的萬選居,此處至今仍為張家所有。再前往大社地區,觀察當年岸裏大社主要居地的地貌以及灌溉渠道的流向,並調查該地的墓園。抵達豐原地區後,先觀察祭祀中心慈濟宮,再前往萬順宮等地,勘查日治時代設置的豐榮水利碑;可惜此一水利設施並非建設於清代,因此無法知悉清政府如何處理開墾過程中最重要的用水問題。當晚依舊在下塌處討論該日問題,並就隔日的勘察重點提出初步想法。
行前討論會的重要議題之一,是清代入山的軍工匠群體在東勢地區的活動,所以我們在第三天先前往大茅埔地區。在這個擁有護村河,且道路整齊、規劃完善的村落中,我們發現該地共設有四處將寮及五處伯公廟,村落中心為三山國王廟,且村中所謂的東、西、南、北四將寮與現實的方位有些微差異,又仔細考察數個伯公廟的位置、廟宇之間的異同。值得一提的是,環繞村莊的水利設施,遺跡尚存;而信仰中心三山國王廟仍妥善收藏兩塊刻有字樣的木牌,鄭教授提醒此木牌或許是述說地區故事的起點。之後前往東勢地區,巧聖先師廟是此行關注重點之一。清代的軍工匠,由此處入山開墾,設置聚落,該廟收藏的四塊碑刻亦為文本所錄。我們在此比對碑刻與文本,考察〈嚴禁自盡圖賴碑記〉中的「准即摹搨石示」等字;可惜該碑僅存半塊,收穫有限。東勢地區由於義渡甚多,因此最後一站來到東勢國中旁的義渡橋;但河道並不寬闊,如此狹窄的河面是否需要義渡?此景與石碑提及的渡河故事並不相符,若非親眼所見,實在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