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次活動紀要:「十八世紀中國邊疆與內地貿易工作坊」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11 月 22 日(五)上午 9:00 至下午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 史語所研究大樓704室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次活動紀要:「十八世紀中國邊疆與內地貿易工作坊」
 

  本讀書會在 2012 年獲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贊助,研讀臺灣各檔案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蒙古國家檔案館、英國國家檔案館藏檔案,與會師友每月聚會交流討論,並在同年的 10 月 26 日舉辦「清代旅蒙山西商人暨廣東行商史料研讀工作坊」,討論廣州行商、德商在中國的商業活動,以及茶葉、絲綢、大黃、毛皮等商品的貿易、流通,吸引眾多學者參與。

  今年 (2013) ,讀書會延續去年成果,除持續討論清代中外關係交流課題外,也針對清朝的貿易法規、貿易政策、商品管制、財政稅收等問題深入鑽研,並就教於專家學人。 11 月 22 日,我們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十八世紀中國邊疆與內地貿易工作坊」,與諸位師友請益,分享二年來的研讀成果。

  第一場次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邱仲麟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李今芸教授報告。邱教授發表〈從檔案看清代泰山香稅的廢止〉。泰山是中國著名的宗教勝地,吸引許多信眾上山朝拜。一般信眾到泰山寺廟進香,都樂意施捨「香錢」祈求平安,地方政府為擴充財源,遂收取「香稅」,管理上山的香客或遊客。明代以降,泰山香稅成為地方財稅來源之一,並延續至清代。本文利用清代檔案,考察清代泰山香稅制度的興衰。根據《萬曆會計錄》記載,每年約上繳香稅二萬餘兩。康熙初年,戰爭頻繁,香稅解額一度上升至三萬兩。清代未設立類似明代的總巡官與分巡官專門管理香稅,而是交付泰安知州直接收取與分配「入山報名香稅」與「香火錢」。雍正年間,巡撫、布政使依然有香稅分規銀,各為 2,500 兩及 1,500 兩,可運用在修城、建廟、辦鄉試、修書院,或為官員私人花用。雍正六年 (1728),經署山東巡撫岳濬奏請獲准,將巡撫、布政使的香稅分規銀歸入香稅正額上解戶部,明代以來的地方衙門香稅分配款就此終止。

  李教授報告〈從肅州貿易看乾隆的生意經〉。肅州(今稱酒泉)位處河西走廊,在青康藏高原及蒙古高原之間,嘉裕關在其西側。肅州因在長城之內,明代以降一直隸屬中原王朝,但甘肅境內除漢人聚落外,尚有 20 多個民族分布,且各有固定的生活區域。清廷不希望漢人移居內陸亞洲,但利用漢人的經商能力擴展清廷在內陸亞洲的勢力。本文利用《乾隆朝軍機處錄副奏摺》、《乾隆八年至十五年準噶爾部在肅州等地貿易》、《乾隆年間新疆絲綢等貿易史料》、《乾隆前期準噶爾部與內地的貿易史料》,分析乾隆年間的肅州、新疆貿易制度與商品交易,例如馬匹、絹綢、茶磚等等,認為清廷制定邊疆貿易管理政策過程中,十分看重它與內亞的關係,重視陸上絲路而忽略海上絲路。

  第二場次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賴惠敏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林士鉉教授報告。賴教授宣讀〈百年老店:清代庫張貿易的商號〉,討論十八世紀以降中國商人在張家口、庫倫貿易的情形。清廷設置庫倫商民事務衙門,管理商業貿易活動,漢人都受清廷管制。庫倫商民事務衙門藏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的商鋪、商人檔冊,我們可以從這些檔冊中發現若干商號在庫倫經營已超過百年。本文亦指出協和公商號、興隆魁商號在張家口和庫倫經商的同時,也擔任保正、經理。根據檔案,可以瞭解商號的經營、組織消長,以及債務償還與司法訴訟的實際情況,為近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研究提供一條新的路徑。

  林教授發表〈乾隆初期準噶爾蒙古與內地的貿易交涉〉。清廷與準噶爾的關係可從二方面討論:一是準噶爾本身的生存空間的發展與變遷;二是清朝前期因應準噶爾的壓力,對內政、外交政策的調整;當「平定準部」後,將其併入新疆,則採用新的治理方式。近年來,清代檔案陸續開放與出版,清準關係的研究得以突破。這些檔案使學界了解到清準關係的變化與商業活動息息相關,反映了十八世紀滿洲統治邊疆地區的方針。準部平定前,清廷於乾隆四年 (1739) 起採取懷柔策略,允許準部入貢,換取邊境和平。中央政府因政治、經濟考量,以寬容態度應付準部,卻造成地方官員極大的壓力,如準部人員在生活方面與貿易活動時,經常違反規定,造成地方社會困擾。乾隆十七年 (1752) 至二十年 (1755),準噶爾內部因篡謀紛起,部眾分裂,連帶影響貿易活動,清朝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調度。清廷始終將準噶爾視為藩屬,以內政角度處理所有問題;但,由於準部新領袖達瓦齊不得民心,無法整合部眾,遂使清廷終止貿易,決議進兵,解決長年心頭之患。

  第三場次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生林子雅、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王士銘報告。林子雅宣讀〈清代前期內務府大運瓷器研究〉。明清時期的景德鎮製瓷享譽中外,但以清代景德鎮官窯為題的相關研究中,大運瓷器仍是懸而未決的課題。大運瓷器,是指景德鎮御窯廠每年按內務府造辦處設計的樣式燒造上用瓷器,於秋、冬兩次運送至內務府。本文利用清代內務府與九江關的相關檔案,分析大運瓷器此一制度的形成、經費來源、關稅的關係、運送路線、燒造瓷器的數量與變價。

  王士銘報告〈清代庫倫商舖的土地開墾與邊境貿易〉。本文討論十八至十九世紀中國商舖與蒙古人的生產關係。雍正五年 (1727),清廷與俄羅斯簽訂「恰克圖條約」,允許中、俄商人在恰克圖、買賣城設置商舖,交易貨物,並由理藩院派駐司官管理商務、治安。由於這些檔冊幸運保留至今,讓我們知道在庫倫墾殖的漢人來自何處,從事何種職業,暫居何地,又於何處設置商舖(位址、財產)。道光以降,蒙古王公、喇嘛與內地商舖往來密切,旗屬土地逐漸呈現商品化趨勢。這個地區的蒙古牧民受漢人影響,向漢人學習農耕技術、買賣商品,構成複雜的租賃、雇傭關係。光緒以降,蒙古天災、戰爭不斷,許多牧民破產無依,縱使清廷移民實邊,依舊對蒙古限制重重,不准內地商民攜眷開創事業,因此無從解決蒙古社會、經濟問題。同時,俄羅斯持續涉入蒙古事務,投注資本、人力,拉攏蒙古人,最終導致蒙古獨立,附屬俄羅斯。

  經由《明清研究通訊》、「臺灣歷史學社群公共網站」的報導,本會舉辦的研讀活動、工作坊等,獲得許多師友關注。本會分享研究資源,目的在拋磚引玉,讓更多師友注意清代每個階段(清初、盛清、清末)的邊疆政策、貿易方式、財政制度的轉折與變遷,以及影響商人經營的方式、貿易路線的改變、商品種類的變化、商品價格的漲跌、華商與洋商的競爭等方面。本會期許與諸位師友教學相長,在中西貿易、文化交流課題上擴大研究視野與深度。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