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報告人: 鄧秀梅教授(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11 月 29 日(五)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楊自平(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本次讀書會分別由鄧秀梅教授報告〈楊慈湖與劉蕺山之心易之學比較〉、齊婉先教授報告〈王陽明、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共有 6 人出席,討論相當充分而熱烈。

  鄧秀梅教授的〈楊慈湖與劉蕺山之心易之學比較〉一文指出,心學派的《易》學家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視為「心」的變化,認為整部《易》書重在闡述心之變化,因而強調「心《易》」說。宋代的楊簡最早宣稱《周易》卦爻均源自心的變化,雖然楊簡用的辭彙是「己」而非「心」,但其〈己《易》〉實可視為「心《易》」說的濫觴。此說在《易》學史上別具風格,批評者有之,認同者亦有之。明代王學門人頗能展現楊簡「以心攝《易》」的精神,湛若水也有相近的見解,劉蕺山更明標「心為天下易」。諸子之間並無任何師承關係,但解讀《易》理時,卻不約而同地出現將易道歸諸於人心的做法,顯示「心《易》」說是不可輕忽的理論。然而,縱使同持「以心攝易」的理念,但如何將此理念落實在六十四卦中,因各家理論、工夫不同之故,各人的詮釋方法遂不盡相同,從楊簡、劉蕺山之學的差異便可看出這點。本文僅以楊、劉二人並觀,因「心《易》」派之中,唯此二人既有《易》論的闡釋,又有全部卦爻的註解,故將兩人加以比較。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是楊慈湖主張「不起意」之說,反對對治意念,而以朗現本心為功夫,然則此「意」從何而來?雖然意念是一點浮氣,但為何會飄來一縷浮氣?是否只要有形軀便會起意?二是本文結語認為蕺山對慈湖乃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兩人是否有師承關係?若兩人無明顯師承關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說法是否成立?報告者回應日後會針對這兩個問題進一步探究。

  齊婉先教授〈王陽明、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一文,以性情、善惡為主要命題,分析王陽明、黃宗羲對此二個命題的理解與詮釋。文中指出,陽明以體用一源論詮釋《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已發之說,並以體用概念理解性情命題。陽明以此詮釋朱熹「心統性情」說,認為性為心之體,以情為心之用,由是強調孔孟建立的君子之學,內涵即是「因用以求其體」,亦即是因喜怒哀樂之情以求性。論善惡,陽明自七情感發之中論善之意涵,並自七情感發之過與不及說惡之內容。陽明此一詮釋《中庸》文本方式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上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是使性情、善惡命題在儒學義理脈絡中的討論發生典範轉移的變化,並影響陽明後學關於性情、善惡的理解與詮釋。明末黃宗羲承其師劉蕺山「性者,心之性」、「情者,性之情」,性情乃心之性情,「喜怒哀樂」非「七情」的主張,不僅強調「離情無以見性」,並且以理氣合一之說作為性情不可分析的本體宇宙論根據。性情論述自陽明之至善言性,發展為蕺山、宗羲的四端見性;善惡概念自陽明詮釋七情感發的中與過、不及,至蕺山強調四端與七情的分別,即此可見出心學系統中陽明、蕺山、宗羲對於《中庸》文本的哲學詮釋及典範轉移。

  與會學者認為性情、善惡的命題在宋明理學思想中有其重要意義,確實值得探究;另有學者建議,可以對王陽明學說中的至善與善惡概念進行更細微的說明。此外,亦有學者就程顥「惡亦不可不謂之性」的觀點提供看法。報告者認為這些意見都具有建設性,日後將進一步深入研究。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