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二次讀書會紀要
|
|
中西檔案讀書會成立三年來,以閱讀、討論明清時期的中外檔案與文獻為主,也邀請專家學者就相關領域發表主題演講,並於每年年底舉辦成果發表會。延續 2012 年「清代旅蒙山西商人暨廣東行商史料研讀工作坊」和 2013 年「十八世紀中國邊疆與內地貿易工作坊」,本年度舉辦「清代商業網絡工作坊」,特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定宜庄教授,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許檀教授發表主題演講。另有讀書會成員發表論文,聚焦於清代中國西北邊區和東南沿海的社會變遷與商業發展。
定宜庄教授研究領域為清史,近年來亦戮力從事頗負盛名的中藥老字號「北京同仁堂」之口述訪談與研究,曾發表〈民國時期北京同仁堂藥鋪的經營模式:有關同仁堂的口述歷史〉。定教授此次以「清代同仁堂與宮廷關係初探」為題演講,根據新近發現三件乾隆十八年 (1753) 檔案,填補了不少早期北京同仁堂歷史的空白。檔案顯示北京同仁堂在乾隆三年 (1738) 曾支取「生息銀兩」三萬元,利率一分五厘,至乾隆十八年,拖欠本利銀一萬一千八百多元,導致同仁堂的屋宇家產被籍沒。一方面反應了生息銀兩制度與商家經營的問題,另方面也顯示同仁堂除了供應宮廷御藥,也利用所借巨額銀兩,進行其他經營活動。
許檀教授的演講主題為「明清時期商業城鎮的個案考察——以商人會館碑刻資料為中心」。許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搜集並保留中國各地碑刻文字,指出商人會館中的捐款提名碑保留珍貴的商業史信息,亟待研究者進一步利用。許教授以明清時期河南商業重鎮荆子關和清化為例,展示透過碑刻資料復原當時商業發展的研究路徑。例如統計碑文的商號、地區、行業別,歸納出該商業市鎮與周圍地區的網絡關係、客商和本地商人的勢力消長,以及數種較具有影響力的行業起落。
參與讀書會的五位青年學者,分別發表各自新近研究成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張繼瑩發表〈山西偏關的社會變遷 (1368-1911)〉,透過分析偏關社會的個案,來理解明清時期邊塞社會的變化。從歷史的時間軸分析,偏關地方經歷防備蒙古的衛所時期、明清易代的動亂以及清初脫離前線部署的變遷。從制度上分析,偏關從衛所到州縣,百姓即從軍籍轉為民籍。偏關的社會同時存在下列的現象:對抗蒙古的尚武精神、軍籍通婚的人際網絡、商貿活動與邊境開發、科舉造成的社會流動與變遷,以及反清所帶來的殺戮與認同問題。這些因素雖然都統合在「偃武修文」的大脈絡下,但轉變的過程卻體現邊塞社會的多層次歷史與複雜的社會問題。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許富翔發表〈清代熱河總管沿革考〉,利用《熱河園庭現行則例》論述熱河總管設立的經過,探討該員在熱河一地所扮演的角色。初步發現,熱河總管設立於康熙四十二年 (1703),最初職務是統率內務府三旗漢軍負責熱河行宮與口外行宮的安全。後來熱河總管的職務逐漸擴大,乾隆、嘉慶時期,熱河總管不僅負責熱河行宮與口外行宮的管理與修繕,還兼管理熱河當地官房官莊、木蘭圍場的維持、外八廟喇嘛事務、查核熱河稅務與編查保甲等事,不僅工作內容相當多元,其重要性不亞於熱河都統。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李華彥發表〈清末民初歸化城商業網絡探察〉,以民國初期的報刊資料,初步爬梳歸化城的多種傳統產業,如毛皮業、製氈業、製革業、肥皂業、造紙業、玻璃業等,在清末民初的發展情況。指出各項產業的製作工序和工具,仍與傳統生活有高度的連結。即使官方或大商人刻意扶持,企圖使之具有現代化的模樣,然而進展還是有限。
另外兩篇論文,則與十九世紀中國東南的海洋貿易活動相關。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游博清發表〈英國東印度公司與南中國海水文調查〉,指出南中國海因位處船隻往返中國與印度間的海域要衝,隨著中英貿易的大幅成長,南海成為東印度公司調查的重點區域之一。海洋調查對東印度公司商貿活動的助益,一是降低英人船隻的航行風險,另一則是籌劃或開發合宜的航線,縮短航程所需時間,以及增加航道選擇的彈性。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李佩蓁發表〈晚清條約港制度的開展與商業網絡的形成:以臺灣樟腦貿易為例 (1860-1867)〉,主要以臺灣樟腦貿易為例,討論晚清條約港開放初期,新制度與舊有地方商業秩序的碰撞與整合。開港之前,樟腦交易是由「軍工匠首」和怡和洋行所壟斷。臺灣開放條約港後,企圖參與樟腦交易的中外商人增加;臺灣道臺卻基於規費利益的考量,反而加強官方控制,並藉樟腦特權籠絡關係良好的商人。其他中外商人則由走私交易,最終聯手建立了從北臺灣內山到西部沿岸以迄於香港的交易網絡。
透過參與工作坊,青年學者得以分享研究,並獲得參與學者的建議與提點,是本會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會也期望更多相關領域的研究生能加入行列,一起探索明清研究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