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報告人: 鄧秀梅教授(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11 月 28 日(五)下午 3:00 至 7: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蔡家和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繪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鄧秀梅教授的論文題目為〈萬廷言易圖原理分析〉。宋明的心學派儒者十分熱衷解說、詮釋大易義理,尤其對易道、易理的闡發,心學一系確實有其特殊的見解與貢獻。縱觀心學派的易學發展歷程,肯定「心即易,易即心」的儒者留下不少討論《易》書的語錄與雜記,但有關易圖象原理的解說卻少有人論及。嘗試討論這方面議題的心學家,王龍溪(名畿,1498-1583)是其中之一。他除了專論各卦大象之含義外,尚有數篇專文嘗試解析《河圖》、《洛書》的宇宙論意涵;明末劉蕺山(名宗周,1578-1645)也有關於這方面的闡述,但二人的說明仍嫌簡略,析理不夠深入。

  唯明代中葉的心學家萬廷言(字以忠,號思默,南昌東溪人,嘉靖壬戌登進士第)於《圖》、《書》、五行等有深刻的剖析與研究,甚能將易數、五行生剋及方位變動與心學結合起來,系統地論證出心體為宇宙氣化之根源。可惜萬廷言不若其他心學家那般廣為人知,故研究其心學與易學的專書、論文鮮見,若能將其理論闡述發揚,尤其是易圖解說這部分若能詳加研析,「心為造化之樞機」這一心學理念將能獲得更客觀有力的論證。

  此次報告中,有與會學者提問,六十四卦圓圖出自何處?它的來源為何?鄧教授解釋,此圖源自朱熹《周易本義》的六十四卦次序圖,只是把方形的圖變化成圓圖,讓人更易了解氣化流行的順序。另外,也有與會學者提供關於「藏」之意義,認為其實早在朱子的時候,便已留心這個問題。朱子有所謂「智以藏之」的說法,象徵「貞下起元」,此種論述也頗近於萬廷言所謂「歸藏於密」之論。

  齊婉先教授〈王陽明、劉蕺山之仁禮思想與《論語》文本詮釋關係之探討〉一文,以《論語.顏淵》篇首章「顏淵問仁」為重點文本,針對王陽明、劉蕺山二人對於「克己復禮為仁」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條目之詮釋,考察二人如何從《論語》文本中建構出仁、禮思想。就詮釋經驗而言,《論語》文本做為一個在歷史進程中的流傳物,隨著每一個時代閱讀者依照該時代之方式理解《論語》文本意義,已使得《論語》文本一次又一次獲得新理解、新意義;而陽明與蕺山之仁、禮思想,即是在《論語》文本作為歷史流傳物之經典詮釋傳統中建成。

  陽明以「心」即「性」,「心」即「天理」為詮釋視域,以「性之生理」解釋仁,「心之本體」既是「天理」,即「原無非禮」,依此解釋此心之仁,即是「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是貫通天人、生生不息、生發不已之理,且為能以天下萬物為體的一體之仁,此為陽明詮釋仁、禮思想之重點。蕺山以一貫之道解釋仁,將禮、己分而對立,合以「天理、人欲」及「先天之體、後天之用」兩組概念,指出「克復而為仁」的工夫,並以此工夫為詮釋視角,解釋〈中庸〉由禮以溯性命之體之教,以及〈大學〉以克復為綱領的修身之道,乃至於《六經》義理,此為蕺山詮釋仁、禮思想之特色。

  與會學者提出幾點問題:一是陽明所說「為己之學」與「克己」,其中「己」字之意義指涉是否不同?二是孔子所說「克己復禮為仁」,乃是引用古語,出自《左傳》,先秦時期關於仁義禮之說,有早、晚期間說法之不同,此處是否加入了晚期論仁之意見?三是「克己復禮」做何解釋,乃一漢宋之爭的議題,在現代學界如何炳棣與杜維明等學者,亦曾有多方討論,就工夫論言,克己是否等同復禮?即如存天理與去人欲是否等同?

  齊教授回應:一、「為己之學」與「克己」二者之「己」字,在意義指涉上應有不同,為己之學之「己」當指道德實踐之己,克己之「己」則指己之私欲。齊教授表示,未來修改論文時,將在文中適度解釋二者差異。二、同意應對於先秦早、晚時期有關仁義禮說法差異再加以析論,「克己復禮」在先秦前、後期之不同詮釋,未來可繼續深究。三、「克己復禮」確實是漢宋之爭的問題,齊教授也參讀過學界相關論辯,以為對陽明而言,克己工夫即是復禮;但對朱熹而言,則克己與復禮應是兩段工夫。至於蕺山觀點,則較近於陽明之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