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西班牙史料與明史研究的現況與展望
主講人: 李毓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時間: 2015 年 7 月 4 日(六)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四樓視聽教室
撰寫人: 陳煒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人物史料研讀會」舉辦 104 年第三次讀書會,邀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李毓中教授進行導讀。李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西班牙史、海洋史及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海域交流史等,此次與我們分享西班牙史料在東亞海域或明史研究的應用。

  李教授首先談到西班牙在東亞與明朝接觸的歷史,將兩者的交流分為探索階段、初次接觸期、持續交流與往來時期、以及南明時期。探索階段從 1492 年哥倫布出航開始,直到 1565 年找到從東亞回到美洲的黑潮航線並持續尋找殖民拓展的據點,此時期在菲律賓群島與中國商人有所接觸。西班牙的探險在十六世紀末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自 1571 年西班牙占領馬尼拉,與明朝的關係進入初次接觸期。從 1603 年至 1644 年明朝滅亡,貿易持續成長,雙方維持交流與往來。儘管在南明以後,較少西班牙人進入中國調查,卻仍留下若干關於南明的歷史文獻,最重要者為李科羅 (Victorio Ricci)。他在 1662 年鄭成功打下熱蘭遮城後受派出使到馬尼拉,寫下了許多關於明鄭區塊的變化,也記錄了當時金門、廈門的慘烈的戰役。若要研究這段歷史,李科羅的手稿是最主要的資料。

  隨著交流日益密切,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從事漢學研究時,除了以文字來記錄歷史,也試圖運用圖像。因此,文本的材料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文字敘述的歷史,代表作為門多薩 (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 1545-1618) 的《中華大帝國史》(Historia del Gran Reino de la China, 1585);另一種為圖像描繪的歷史,代表作 Boxer Codex、Adriano de las Cortes 的《中國遊記》 (Viaje de la China, 1625)。

  在明史研究方面,西班牙史料種類眾多,包括:一、明代的出版品,學者方豪 (1910-1980) 曾撰寫過〈流落於西葡的中國文獻〉 。二、西班牙人編的中文書籍,如以閩南語寫作的《辯證教真傳實錄》,介紹天主教教義及西方科學,以及閩南語字典《漳州語錄》。三、西班牙人書寫的官方報告,內容包涉及貿易、政治、殖民情況。四、西班牙天主教教會的報告,如道明會、方濟會與耶穌會。五、圖繪式的報告。這種呈現方式是相當重大的轉折,西班牙人希望將所見中國呈現在西班牙甚至歐洲人眼前,於是詳細圖繪出食、衣、住、行各方面的生活,記錄西班牙人眼中特殊的中國面貌。

  李教授接著分享有關明史研究的西班牙史料搜集過程。二十世紀初,美國人從西班牙手上買走菲律賓,為了解菲律賓情況而大量將菲律賓史料翻譯成英文。同時,西班牙學者也關注研究菲律賓歷史。西班牙道明會神父白若瑟 (Jose Maria Alvarez) 在 1930 年左右出版了關於臺灣歷史的書,內容牽涉到部分明鄭歷史。當時臺北帝國大學的學者也積極研究東南亞殖民史。

  二十世紀二戰以後,中國最重要的研究者為方豪神父,他在蒐集西班牙史料之成就不可小覷。日本學者從事南歐史料工作者有松田毅一、中村拓、榎一雄。臺灣大學早期卜新賢教授也曾從事西班牙研究,後因白色恐怖事件遠走西班牙。曹永和院士 (1920-2014) 亦是研究西班牙殖民臺灣時期的開拓者。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新時代的拓荒者是鮑曉鷗 (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在二十世紀末,他大規模地把材料找出來,關注十七世紀在臺西班牙人的歷史,寫成《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 (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式的結局》(臺北:南天書局,2008年)一書。此時期重要學者尚有張鎧、金國平、雷孟篤、梅歐金 (Eugenio Menegon)、歐陽泰 (Tonio Andrade)、歐陽平 (Manel Olle)、陳宗仁等。

  至二十一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臺灣研究者為方真真。她根據許多關於貿易的材料,探索西班人於 1598 年到十七世紀在東亞海域的活動,釐清了以馬尼拉為中心到整個東亞海域的貿易關係。中國學者張先清也從事相關研究。新一代學者蔣薇處理的議題為道明會禮儀之爭,尤其是道明會跟耶穌會的衝突,指出兩者的衝突不純粹是教義上的,更是教團間現實利益的衝突。上述研究回顧之後,李教授也指出,中國的後進學者憑藉西文及英文的優勢,在西班牙與中國交流的研究上已逐漸趕上臺灣學者的腳步。

  最後,談到未來西班牙史料與明代研究的展望。近年來資訊的大量發掘,使研究工作得以突破。以往史料因為缺乏翻譯或資料不易整理而乏人問津;梳理過後的史料對沿海一帶或是華人社會的研究將十分有用。加上史料收藏地的拓展,過去認為只有在西班牙或西班牙殖民地藏有相關史料,而後發現因殖民地轉移及戰爭的關係,現今英國、美國也都藏有許多西班牙與中國交流的資料。李教授認為,研究方式的突破,擴展議題的廣度、跨領域與語言學的結合,都能夠帶來新氣象。李教授接下來向蔣經國基金會申請關於中國的西班牙史料的建構計畫,希望三年內建立 500-800 萬筆資料,不只囊括西班牙文所寫的有關中國的材料,亦有西班牙人編纂的中文出版品。隨著大數據資料時代的到來,未來相關史料都可以在資料庫中找到,為研究者帶來相當大的便利。

  最後,李教授也期許,未來我們有很多機會更進一步與國際學者交流,除了站在中國史的角度進行詮釋之外,若能以本身中文解讀的優勢加上對西班牙文史料的掌握,並以英文書寫,將可更加開拓與國際學者對話的空間。

[1]方豪,〈流落於西葡的中國文獻〉,《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學生書局,1967 年)。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