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三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奏事技巧與政績訊息——以乾隆十六年以前的兩江為例
報告人: 張繼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6 年 3 月 25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三次讀書會紀要
 

  今日讀書會邀請張繼瑩博士報告〈奏事技巧與政績訊息——以乾隆十六年以前的兩江為例〉,與諸位學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內容摘錄如下:

  奏摺是清代公文書之一。康熙朝以後,奏摺已廣泛地成為皇帝與官員之間的通信媒介,帝國內特定官員可以不經過行政管道,直接將地方訊息傳遞給皇帝。當奏摺成為制度性的訊息傳遞媒介以後,在固定的寫作規範中,是否仍能如實反映地方情況,而非變成制度性的語言。易言之,皇帝在奏摺套語中如何理解地方情況呢?地方官員又怎麼在套語中表達真實情境況呢?

  乾隆時期,兩江總督的轄區是江蘇、安徽與江西三省,是朝廷重視的區域,其重要性表現在經濟、稅賦與漕運。兩江地區承擔帝國大部分的稅賦,也是積欠最多的稅賦。而且,朝廷必須投入大筆的資金維護兩江地區的運河,保證漕運暢通無礙。尤其是乾隆皇帝登基之後,欲大展鴻圖,銳意革新兩江地區的米價、稅賦與河工問題;然而,他在與地方官員的往來奏書中,漸漸產生了疑惑:為何所推行的政策沒有真正落實呢?是官員刻意隱瞞嗎?還是另有目的呢?

  乾隆皇帝與歷任兩江總督的高斌、尹繼善、黃廷桂的互動過程,猶如「訊息經濟學」中提到的「不完整訊息」對決策的影響。例如:乾隆皇帝批閱奏摺過程中,官員往往會在奏摺中不經意地吐露出真話;而且,有時候不太相信官員的說法。因此,乾隆皇帝為掌握更多信息管道,經常利用調動官員,增加訊息的多元性;或者出巡江南,眼見為憑,解決所有的疑問。然而,這些方式都沒有改變官員提供信息的管道。因為過去奏摺出現「不實」的問題仍然存在,乾隆皇帝勢必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展開一次信息整頓的政治活動,著名的「剪辮案」或許也是這個脈絡下的產物。

  在閱讀乾隆皇帝一系列整頓訊息的政治事件中,也可以歸納出檔案運用的方法觀念。奏摺史料表達的內容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梳理檔案,可以釐清事件(人、事、時、地、物)始末與制度運行。二是乾隆皇帝在硃批奏摺中不斷提到官員「會錯朕意」與「逢迎上意」。第三,奏摺除記載事件始末,也包含許多依循制度或命令的「套語」或「公文程式」。例如:地方官員往往依循某個相關制度規範上奏敘述目前的情況或弊病,並且他們通常會對所獲得的訊息以刪改、隱瞞,目的是讓接受訊息的皇帝忽略問題,藉此規避政治責任或免除懲罰。易言之,討論乾隆皇帝如何解構官員們的奏事技巧,或許能開啟現今使用與解讀清代檔案的新方向。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