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明代後期《詩經》高頭講章與《詩傳大全》之關係探論〉、〈從楊簡的「不起意」論其易學思想〉、〈朱子心統性情說的義務論與德行倫理學對比分析〉、〈陽明詮釋《中庸》「誠」概念與《大學》文本詮釋之義理關聯〉
報告人: 曹琦(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陳佳銘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振崑教授(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大學華語文學程助理教授)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6 年 6 月 29 日下午 2:00 至 7: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陳繪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曹琦博士候選人的〈明代後期《詩經》高頭講章與《詩傳大全》之關係探論〉一文,乃透過十部現存明萬曆以後之《詩經》高頭講章,觀察明成祖頒布的官書《詩傳大全》,到了明代後期在民間基層教育中之接受程度。透過文獻比對,發現除了《葉太史參補古今大方詩經大全》全盤接受《詩傳大全》外,其餘坊間高頭講章僅《新鍥晉雲江先生詩經闡蒙衍義集註》其中一部分對《詩傳大全》之接受度較高,其餘講章多半抄襲《新鍥晉雲江先生詩經闡蒙衍義集註》,而非抄錄《詩傳大全》。由此可知,雖然明成祖命令天下士子研讀《四書五經大全》這套「官定教科書」,然而到了明代後期,「民間參考書」中所著重的已非《詩傳大全》,而是熱門的模擬考題與答案。故前賢認為使明代經學轉變的關鍵為《大全》,然而此說法尚應將科舉用書之影響力納入考慮。此研究並非意圖強調科舉講章之學術價值,而是試圖藉著此類講章在明代後期汗牛充棟的事實,了解庶民百姓讀經內容與官學間的距離,或有經學教育史上之意義。

  與會學者的回應與提問:(一)科舉考試造成精神上的禁錮,並無法鍛鍊士子修齊治平之道,此種環境下的教育是扭曲的,導致考上的都是中等人才,最高等的人才反而考不上,當然資質太差的人也落榜。(二)在蒙學的研究中,以八至十四歲為傳統定義的啟蒙階段,且蒙書都具有很強烈的功利色彩。但是書名有「蒙」字,是否代表內容一定淺顯易懂呢?此外,不同階段的學子,是否適用不同的啟蒙教科書?(三)八股文是否完全沒有思想性可言?有沒有可能其中還是有一些作者的觀點?(四)《詩經》的思想架構與《四書》有很大的差異,那麼以兩者為題的八股文,其內容是否也有很大的差異?

  曹琦博士候選人回應:(一)科舉制度確實在明清二代為人詬病,而就是因為「罵聲連連」,且牽涉層面很廣,故有研究之必要。(二)在研究的十套講章中,書名有「蒙」的《新鍥晉雲江先生詩經闡蒙衍義集註》,內容並非最淺顯易懂,《詩經開心正解》反而較為淺易。由於這些講章多半沒有序文或凡例,因此很難判斷編纂者設定的讀者年齡層。(三)雖然八股文有嚴格的功令限制,但其內容多半隨著當時學術風氣轉變,譬如明天啟、崇禎年間有引佛、老者,清乾嘉年間有以考據為文者,不可能完全沒有作者之想法,只是作者是否有意識地闡發其想法。此外,明代八股文有「大結」,作者可以合法地陳述個人想法,但清康熙六十年 (1721) 刪去大結,闡述個人思想的空間遭到壓縮。(四)由於現存以《詩經》作題之八股文數量有限,難以判定其思想架構與《四書》之差異為何,然此想法很值得繼續關注。

  陳佳銘教授〈從楊簡的「不起意」論其易學思想〉一文,旨在論述楊簡易學皆是以「不起意」的覺悟心境,來加以詮解。尤其,其《楊氏易傳》,就是以「不起意」貫穿於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中。楊簡的「不起意」思想,來自於他幾次覺悟的經驗。因此,他所理解的象山之「本心」,有其獨特的體證方式,並非象山的「先立乎其大」體證、挺立本心型態,也非「擴而充之」的發明本心。楊簡對心學的入手方式,來自他一種「冥契」式的經驗,但此種作工夫的型態並不常見於象山自身,在他受象山影響之前已經常沉浸於此種心境中。因此,楊簡的不起意來自於他「超越的體證」之覺悟工夫。或者,我們可視其整套易學體系,就是他在「超越的體證」之覺悟境界中所得的圖像。因此,此文即從乾、坤二卦論起,再論楊簡常言的履卦、復卦及艮卦等,以明其易學中的「不起意」思想。

  與會學者提出問題:(一)此文最重要的觀點,在於認為象山與楊簡分屬不同的型態,作者以為楊簡屬「超越的體證」之哲學型態,然所謂的「超越的體證」是在於求超越的性體,而楊簡似乎沒有進至此層次。(二)看楊簡的八次大覺好像境界並不高,作者應進一步說明其「不起意」的工夫步驟,才能判定他是否屬「超越的體證」的型態。(三)作者一方面欲證成楊簡與象山有所差異,但又有楊簡繼承象山心學的詞語出現,此處應加以說明。此外,象山對楊簡的影響何在?影響力有多大?也應該釐清。(四)楊簡「不起意」與劉蕺山的誠意之差異?

  陳教授回應:(一)楊簡與象山若要區別需更多文獻證明,從初步研究來看,象山文獻強調道德本心的自發、自律,與楊簡重於收攝意念後的神秘心境有很大的不同。(二)象山的確引導楊簡把其所體認的心體,定位於儒學式的道德本心,然其「工夫」進路是不同的。(三)關於楊簡與劉蕺山的差異,蕺山承認其易學是受到楊簡的「心學易」的影響,但卻因兩者對「意」的理解不同,劉蕺山是「意體」,楊簡是「意念」,故劉蕺山批評楊簡的「不起意」。

  陳振崑教授〈朱子心統性情說的義務論與德行倫理學對比分析〉一文,有鑑於朱子的道德哲學被牟宗三先生判定為「他律倫理學」、「以知識講道德」,以及「別子為宗」,而使得朱子之義理系統究竟如何詮釋,是當代中國哲學最重要的論爭之一。此文的問題意識為:朱子道德哲學中的心統性情說具有哪些現代義務論或德性倫理學的特質?朱子的道德思考是否建立在道德法則的普遍規範、道德理想的目標設定、道德動機的內在要求、道德情感的實質參與或道德情境的具體考量?此文的研究途徑是援引德行倫理學與義務論倫理學的對比分析,以界定兩者所具有的道德特質,再透過《朱子文集》與《朱子語類》的相關文獻分析,酌以考察朱子出入於宋代程伊川之易學、謝良佐之理學、胡五峰之性學、陸象山之心學與張橫渠之氣學間道德思考之辯證開展。

  此文嘗試指出,朱子心統性情道德主體理論的義理分析,其所論作為道德主體的「心」的意涵與功能實際上蘊含了「通體用」、「貫靜動」、「統性情」、「兼含先天涵養與後天察識工夫」(「未發已發」)的特質。朱子心統性情說具備了濃厚先驗道德法則之普遍規範的要求,又兼具道德理想的目標設定、道德動機的內在要求、道德情感的實質參與,以及道德情境的具體考量,是一種以義務論為主而德行倫理學為輔的道德理論。

  與會學者的質疑為:(一)康德義務論自律倫理學關鍵在於道德法則來自自由意志立法,朱子道德理論是否有此特性?(二)在論及朱子道德主體時,由於其「理」是「存有不活動」,那麼其實踐動力從何而來?(三)理活不活動的爭議,如何看待實踐動力所牽連韓儒「理發」或「氣發」的問題?(四)若朱子所論之心為氣心,則所主「敬」之修養論,是否淪為「空頭涵養」?

  陳教授回應指出:(一)關鍵在於道德主體是否具有道德法則的先驗性,至於呈現方式容許有所不同。基本上朱子所主「心具眾理」,心與性理,既一而二,又二而一,存在著先驗性與經驗性的雙重特性。(二)朱子主敬涵養,基本上仍然是屬於內發的形態,道德動力主要來自道德主體本身。即使外感而內應,提供外在情境的把握,仍然只是內在因應的助緣。因此,虛靈明覺的「心之本體」才是第一義的道德主體。(三)韓儒「理發」或「氣發」的爭論,具有啓發性,可以與唐君毅「性情」與「感情」、康德「道德情感」、「自然情感」的觀點相互比較對照。理的活動性有重新加以反省闡發的必要。(四)空頭涵養的說法,源於「氣心」的論定,而「氣心」的說法值得重新反省檢驗。

  齊婉先教授〈陽明詮釋《中庸》「誠」概念與《大學》文本詮釋之義理關聯〉一文,旨在說明陽明所論之「誠」,不僅指導著心學體系中《大學》與《中庸》之義理詮釋,亦是致良知教之義理根據。陽明論《中庸》之誠,強調至誠無息,並將《中庸》「明善、誠身」工夫與《大學》「格物、致知、誠意」工夫建立義理關聯進行探討。依據陽明之分析,《中庸》首章涵蓋《大學》一書之義,又作《大學古本》傍釋,以《中庸》戒懼、誠身之說疏通《大學古本》誠意義理。在時間上,陽明正式揭示致良知教,乃在《大學古本》刻印之後。考察陽明繫聯《大學》與《中庸》二部著述,進行兩個經典文本間義理通貫之詮釋,陽明之詮釋顯示出三點意義:第一,陽明對朱熹格物致知說之反省;第二,依據《大學古本》確立《大學》本旨;第三,揭示致良知教以教人。陽明對於《大學》文本詮釋之關注明顯多於《中庸》文本詮釋,究其原因,固然與宋代理學發展重視《大學》,以及陽明對於朱子學的反思與批判等因素相關聯。而另一因素應與陽明所理解聖人之學,只指引下學工夫,而上達工夫其實仍只在下學裡。在經典詮釋上,陽明詮釋《中庸》誠之概念與《大學》誠意致知格物說的義理關聯,建立在工夫論的思想脈絡中。

  與會學者提出兩點建議:(一)可加入陽明與朱子對《大學》文本詮釋之比較,指出陽明與朱子基於其義理系統與前理解所決定出的成德之教的不同方向。如:朱子由大學格致誠正順序而講明善誠身,陽明由致良知、誠意而解明善誠身,強調明善落在人身之心上說,此二說有所不同,但皆可通。陽明與朱子對於《大學》文本詮釋不同,也可對照詮釋學理論的一些問題與說法。(二)可思考孔子如何詮釋「道」之意涵,並由工夫論所強調的實際進路,對陽明與朱子思想進行分判。

  齊教授接受兩點建議,表示未來修改論文時,將考量在文中加入陽明與朱子對於《大學》文本不同詮釋之比較分析。並且,對於陽明與朱子詮釋《大學》文本之比較分析,在兼顧觀念詮釋之外,將更加強工夫實踐上之討論。另外,與會學者提到亦可參看羅近溪關於明善誠身之解釋,對比朱子明理誠意之解釋進路,以見宋明理學家對於「明善、誠身」之義理解釋與意義變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