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五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沈明謙(師大國文系博士生)
吳孟謙(臺大中文系博士生)
召集人: 呂妙芬
時間: 2011 年 12 月 17 日(六)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一教室
撰寫人: 瞿惠遠
與會者: 呂妙芬、林勝彩、朱湘鈺、楊正顯、沈明謙、吳孟謙、魏綵瑩、何淑宜、白百伶、張藝曦、沈信甫、瞿惠遠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五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民國 100 年度第五次「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討論會於 12 月 17 日(六)下午2時,在師大國文系特別教室舉行。本次會議由沈明謙(師大國文系博士生)及吳孟謙(臺大中文系博士生)報告論文。共十二人出席。

  沈明謙的論文是〈論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的駁析方法建構──以圖書為核心的考察〉,旨在說明《易學象數論》駁析象數易學所使用的方法,釐清黃氏撰作此書的目的、對象數易學取捨的標準、對象數易學源流的介紹與批評,以及駁析的過程。與會學者的意見主要有下列幾點:一、黃宗羲的曆法有參考象數易學,但本文未結合黃氏其他著述來討論,應閱讀相關篇章,以理解黃氏整體思想系統,再於該系統下研究此一議題。二、作者為何要特別提出「駁析方法」?有什麼特別值得探討之處?文中寫駁和析的對象與內容都不清楚,看不出所謂方法論。第四節都在講體例,偏離主題。三、作者於引文的說解尚不夠清晰深入,顯示並非完全明瞭《易學象數論》所云。四、作者沒有從歷史或學術史角度進行分析,應可就此書與時代的關係加以著墨,補充黃氏是否有弟子傳承這一套思想、時人及後人有何評價等。不過,與會學者一致認為題目太難,若非對象數易學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很難有好的發揮,故均鼓勵作者先將重心放在博論主題(明代莊子學研究)的相關領域中。

  吳孟謙的論文是〈晚明心學成聖論述的轉變——以羅近溪、管東溟為核心的討論〉。作者表示管東溟承繼了羅近溪兼重自心與孔矩的觀念,發展出「圓宗方矩」的論述,並延伸到對三教關係的定位,有意識地以近溪之後「總一三教」的使命自任。羅氏與管氏皆「祖述孔子、憲章聖祖」,藉由對孔學與明太祖的創造性詮釋印證自己所悟出的宗旨,敷陳一種新的聖學典範。在成聖次第上,兩人都不再以單純地致良知為足,雖然最終的追求仍是發明此心本體,但拉開了本體之「悟」與「證」的距離,在其間安插次第而「修」的歷程,這種修行特別重視聖賢法度與綱常禮教的實踐,成為後陽明時期新的心學思維模式。與會學者指出,所謂「成聖論述的轉變」,轉變的原因與機制是什麼?和當時的環境有什麼關係?文中均未言及。轉變是否如此明顯,也需再商榷。另外作者寫羅近溪和管東溟的理由是否充足?兩人在學術上的關係是否真的那麼密切?若寫羅近溪和楊復所,因為楊氏直接承襲了羅氏的思想體系,便不會有此疑慮;但管東溟與羅近溪的差異性很大,用管氏來接引羅氏是否妥當?如果只是找到一點類似就將兩人聯繫起來,放進一個很大的議題中探討,會顯得基礎很薄弱。而該議題要放在現今學術脈絡的什麼位置,作者也未說明,引用他人著述之處不多,故應於前行研究背景方面再加強。又文章的末幾段是以佛理論儒學,此方法能解釋儒學至何種程度?最後或許還是要回到儒家本身的邏輯來分析。v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