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二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白若思(中研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
孫中曾(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
召集人: 呂妙芬
時間: 2011 年 3 月 19 日(星期六)下午 2: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特別教室
撰寫人: 徐維里
與會者: 孫中曾、呂妙芬、白若思、沈信甫、徐維里、楊正顯、朱湘鈺、何淑宜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二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民國一百年度第二次「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討論會於 3 月 19 日下午 2 時,在師大國文系特別教室舉行。本次會議由白若思(中研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及孫中曾(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報告論文。共八人出席。

  白若思報告的文章是 “The advance of print technology at the end of the 19th-early 20th centur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ojuan genre”〈中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石印出版業的發展與寶卷形式的變遷〉。寶卷起於宋元,盛行於明清,多以講唱的方式流傳。白若思的論文主要以二十世紀初年上海出版的石印本寶卷為主,試圖透過比較木刻本與石印本寶卷的差異,說明石印本寶卷的出現已顯示當時寶卷多做為個人閱讀,未必是講唱文本。石印本的刻工細緻,也使刊行的寶卷圖版部分得以增加。白若思認為清末民初的石印本有商業化的趨勢,特別當時寶卷在婦女間有廣泛的讀者群,儘管當時印行出版石印本寶卷的出版社資料闕如,難以詳究,但石印本對於寶卷流傳確有積極作用。

  與會學者多建議此文的寫作與其集中在石印技術對寶卷傳布的影響層面,不如抓緊文中對於不同寶卷文本之間異同的論述,集中探討不同刻本之間的文脈關係與性質變化,因為木刻本的寶卷在石印本出現之後,仍與石印本的刊行並行發展,受到取代的情形並不明顯。而且論文中對於新印刷技術如何改變寶卷的流傳或人們的閱讀習慣,也是無法說明的,故建議整篇論文的題目和重點放在二十世紀初年上海寶卷的特點,連帶言及石印本的出現,而非強調印刷媒體對文本內容或閱讀習慣的改變。

  孫中曾報告的論文是〈從《明儒學案》〈師說〉的〈陳白沙獻章〉中看劉宗周對陳白沙的「似禪」定位〉。這是一篇哲學取向較濃的論文,主要試圖以精讀《明儒學案》〈師說〉中劉宗周對陳白沙的評論文字,說明劉宗周對陳白沙學術的定位。與會學者大多認為此文在格局上較小,在史料上亦不夠豐富,若以「劉宗周對陳白沙的定位」為題,必須更廣泛蒐集史料;如以〈師說〉為主要探討對象,則不能只集中在論陳白沙一條。與會者亦針對文字解讀、思想、論文選題與論述策略等,進行討論。

(徐維里撰寫)v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