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朱湘鈺(師大國文系助理教授)
林勝彩(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
召集人: 呂妙芬
時間: 2011 年 1 月 22 日(星期六)下午 2: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一教室
撰寫人: 徐維里
與會者: 張藝曦、呂妙芬、陳復、朱湘鈺、林勝彩、楊正顯、沈明謙、孫中曾、白若思、徐維里、白百伶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一月二十二號下午,明清「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一百年度第一次討論會於師大國文系第一教室舉行。本次討論會由朱湘鈺(師大國文系助理教授)與林勝彩(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分別發表論文。共十一人出席。

  朱湘鈺〈季本《四書私存》對朱子的批判及其意義〉一文以浙中王門季本(彭山,1485-1563)的《四書私存》為主要研究對象,指出此書不論寫作格式或者闡釋義涵,皆對朱子有所批評,但在批判朱子的同時,季本也吸收了朱子的思想,並藉此回過頭針貶王門後學之弊。作者認為季本註解《四書》在第一代王門弟子中是相當特別的舉動,故想撰寫專文探討,但也承認因為已在其他論文中針對季本思想進行過較全面而深入的討論,故撰寫此文時,為避免不與他文重複,又擔心說不清楚,在書寫過程中確實頗感困難。

  有關本文的討論,主要環繞在問題意識上,即為何要專門研究季本的《四書私存》?本文得出有關季本思想的看法似乎與其他文章重複?或者是否要將《四書私存》放在南宋以降四書學的脈絡中討論?以及建議作者考慮出版季本專書,以及點校季本文集出版等。

  林勝彩〈清初經神的自我定位──論閻若璩〈孔廟從祀末議〉的撰述始末及心理背景〉考察清儒閻若璩(潛丘,1636-1704)撰述〈孔廟從祀末議〉一文的動機與始末,剖析清初經學考證逐漸興起並於乾隆年間逐漸取得主導地位的艱難歷程。作者詳細比對《尚書古文考證》中〈言安國從祀宋可廢因及漢諸儒〉與後來單行的〈孔廟從祀末議〉之間的差異,指出除了文字有繁簡之異,最大的差異在於〈孔廟從祀末議〉刪除原來主張應罷祀陸象山、陳白沙、王陽明的主張。作者認為此變化很可能是乾隆十二年間阮學浩上疏時,為迎合清廷文化政策而做的修改。另外,本文也進一步舉例說明當時有關《尚書古文考證》真偽的看法,並不能直接對應於理學派別的立場,其間的關係更複雜。最後,作者嘗試分析閻氏晚年修改並欲上疏〈孔廟從祀末議〉的動機,認為有欲尋求政治上的權威為其學術研究背書的心理。作者認為此亦透露了清初理學權威對經學研究仍具有頗大的主宰力量,直至乾隆年間才有所改變。

  關於本文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書寫的方法,大多建議勝彩應更清晰地切入文章中心主旨,才能更引人入勝,目前文章前半段用相當多的篇幅考證,不容易閱讀。另外,也針對文章結構、文章中與余英時先生對話的部分,以及如何表現閻若璩心理動機的書寫,提出許多建議。v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