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藝術史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不存在的空白期——明代永樂型剔紅漆器的流變
報告人: 陳慧霞女士(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
召集人: 王正華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 2012 年 10 月 6 日(六)下午 3:00 至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樂學館 205 室
撰寫人: 張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
 
「明清藝術史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紀要
 

  明清藝術史第九次讀書會於 10 月 6 日假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舉行,本次讀書會報告人為現職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的陳慧霞女士,講題為「不存在的空白期——明代永樂型剔紅漆器的流變」。明代永樂與嘉靖兩朝皆以剔紅漆器著名,但以往的研究並未明確歸結出兩者之異同。過去,因文獻資料稀少,研究不易,故研究內容主要在討論明代宮廷漆器作坊果園廠的問題。在這次報告中,陳女士透過漆器類型分類,加之與同時期的瓷器發展作對照比較,企圖補齊永樂、嘉靖兩段時期間的空白。

  目前留存的明代剔紅漆器,主要分成四個類型。第一類型多為永樂款,直徑約二十公分左右。畫面中的植物以花卉的比例居多,構圖上有其規律,枝枒多以右下方為起始,向畫面中心開展延伸,而樹幹、枝條的聯結具有邏輯性,主次關係清楚,這類作品也是學界所認定的典型剔紅,具有圓潤、漆厚,且露底的特色。另外在四季花卉的組合上,四種花卉以兩朵為一組,透過不同葉形做區隔,在畫面安排上相當規律,結構清晰。第二類型尺寸較大,大約有二十六至三十公分長。畫面安排上多是以五朵花作為圖像主題;畫面構成上,枝幹和花卉本身並不明顯,部分隱匿在葉片之下,而花卉並不是全然正對觀者,部分描繪了葉面、花朵翻轉的效果,露底較少。相對於第一類型,此類作品的畫面較不協調,漆較薄,但仍有其特殊光彩;在整體描繪上,細節增加,具有動感,花蕾中心趨於抽象的幾何形狀,視覺效果較為平面。第三類型的特色則在於有上下兩層枝幹的刻劃,枝枒自右下方向左上角作開端延伸,類似折枝花的形式,姿態多變,完整呈現線條的優雅,且具有將寫生轉為抽象繪畫的藝術性。相較於前兩者,其漆厚於第二類型,但仍不及第一類型。第四類型尺寸小,沒有帶狀裝飾,在圖繪表現上規律簡略,地漆顯露更多,轉折處有些生硬。這些分類與《明實錄》、《弇山堂別集》、《家藏集》、《新增格古要論》等文獻相互對照,便可把握永樂、嘉靖時期剔紅漆器的製作和流傳狀況。

  如何在文獻上更能精確地看出各時期剔紅漆器的風格,是與會者和主講人在後續問答中的著重點。雙方皆認為能進一步延伸之處,在於明代鑑賞著作的影響及清代乾隆對剔紅漆器的認知。其中有提問者詢問剔紅風格轉變的原因,主講人回應須思考宮廷有雲南、浙江兩個工坊系統的可能性,然而兩股勢力的消長及其原因,仍有待更多的驗證。這次演講氛圍良好,與會者和講者的討論密切熱絡,彼此皆獲益良多。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