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藝術史」第二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林士鉉(台北故宮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召集人: 王正華
時間: 2012 年 3 月 31 日(星期六)下午 3:00 至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室
與會者: 施靜菲、王崇齊、郭懿萱、張瑋恬、黃心怡
 
「明清藝術史」第二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三月三十一日(星期六)下午三點,明清藝術史讀書會於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教室舉行,本次讀書會報告人為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林士鉉,講題為「是一是二:乾隆年間文殊寺廟的仿建」。本次演講主要由「是一是二,非彼非此」這個佛教觀念入手,討論清高宗乾隆對佛教的崇奉和文殊寺廟一再移地仿建所具有的核心思想。

  五台山,又稱清涼寺,為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也是唯一有漢、藏寺僧並立的佛教聖地,而位於其上的文殊寺廟,更是佛教的信仰中心,清代帝王因其本身藏傳佛教信仰,故與其更是互動密切。乾隆於 1736 年登基,至乾隆 26年,已三至五台山,於記載中,更可見《御筆文殊像》,故可知乾隆對其的重視。同樣情況,反映在文殊寺廟的建造上,乾隆分別於 27 年、32 年和 39 年,於北京仿五台山殊像寺,建寶相寺、寶諦寺和殊像寺,進而將其闢為滿洲寺廟,專以滿洲喇嘛念滿文佛經,是故,此一現象或與乾隆心中的「滿洲中心意識」有關。再者,至十八世紀,滿洲一詞與曼殊(文殊)師利並提,並認為,滿洲人乃文殊師利的轉世化身,如此,更加深乾隆於北京一再興建文殊寺廟的動機。透過乾隆對文殊寺廟的移地仿建,企圖將信仰中心由南往北轉移,逐步達成將信仰中心與統治中心相結合的最終目標。

  本次演講完後,與會者積極與主講人交流對話,尤其對主講人提出「仿建」概念深感興趣。並認為乾隆雖宜地仿建文殊寺廟,但其仿建地點實屬皇城以內,非一般平民可進入,是故,如此的中心轉移,始否真的可以成功?對於此點,講者亦持相同看法,進而補充,五台山文殊寺廟為任何人皆可進入,故其聖山地位是不會動搖的。然乾隆此舉,在於透過政治和宗教文化的結合,使北京,皇帝的所在地,成為真正的中心,此一現象或可從「收集」的概念來解釋,會更加清楚。另外,關於中心轉移的問題,講者亦提出佛經翻譯的概念來做補充說明,即在乾隆心中,佛教乃由西往東傳播,故在翻譯的過程中,乾隆乃命人由西往東作語言上的轉譯,如此,便可清楚看見乾隆心中對於中心移動的想法。在與會者與主講人歡愉、熱烈的討論氣氛中,最後,讀書會於六時許成功圓滿地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