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藝術史」第一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王崇齊(台北故宮院器物處研究助理)
召集人: 王正華
時間: 2012 年 2 月 25 日(星期六)下午 3:00 至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室
與會者: 施靜菲、劉冠宏、祝暄惠、Daniel、黃心怡、王崇齊
 
「明清藝術史」第一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三點,明清藝術史讀書會於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教室舉行,本次讀書會報告人為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研究助理王崇齊,講題為「大師風格之外:明清間中國書法的「外來」因素」。本次演講主要由二部分組成,其一,討論明清間中國書法的外來因素;其二,講述清乾隆時期銅胎畫琺瑯上的宋體字款識。

  根據傅申的說法,「書法,乃人造符號,依傍前代大師風格學習而來。」然而,明末清初時,出現用毛筆書寫「宋體字」實乃一特殊現象。「宋體字」,即現在人口中的「細明體」,字型平板方正、分割完美,且豎畫粗、橫畫細,最早出現於明嘉靖年間,至萬曆朝時發展完整,清初順治、康熙朝,多用於公文書寫,且《康熙字典》的使用字體亦為之,由是可見,宋體字流通性與合法性日趨重要。探究宋體字的形成原因,約略可歸納為兩大類,其一,乃源自中國傳統的「細書」(筆畫小而細,始見於唐代);其二,為「他者」的存在,如西方傳教士的書寫文獻、傳教士墓碑、郎世寧《聚瑞圖》中的題字,乃至於康熙朝器物上的款識等均使用宋體字。此一特殊現象,可能與外國人對漢字的學習有關,亦即為兩國交流、互動下的特殊產物,更甚而成為清初正式書寫的國家公文字體之一,如安南國王進呈給清代的公文。

  在清代乾隆時期銅胎畫琺瑯的宋體字款識中,王崇齊主要針對乾隆朝的銅胎畫琺瑯作探究,進一步從款識中找出宮廷與地方(廣東)的落款特色。其結論可歸納為以下二點:首先,落款特色乃宋體字與手寫字的差異,即地方製作的款較具書寫風格。其次,地方(廣東)生產的落款字體品質較差,如「年」字的第二橫畫特長、「隆」字的捺筆向下平板呆滯等。

  本次演講完後,與會者積極與主講人交流對話,尤其在第一部分宋體字與外來者的討論上給予講者諸多回饋。首先,宋體字的出現雖為中國書法史的特殊現象,但若轉換切入點,改從西洋相關事物切入,強調其為清初新現象,或可將原有材料作更充分的發展與運用。再者,宋體字的產生,除與西方人連結外的,或可進一步探究其與滿族人學習漢文、統治中國等的關係。最後,在中國周邊漢字傳統國家的討論上,或可加入《燕行錄》的書寫字體作參考,討論其在字體使用上與中國的連結。在與會者與主講人歡愉、熱烈的討論氣氛中,最後,讀書會於六時許成功圓滿地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