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第十七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塞外樹木儘可砍:清代長城線外森林的變遷 (1640-1840)
報告人: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2 年 11 月 9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第十七次讀書會紀要
 

  本次讀書會由邱仲麟老師分享其最近研究的課題:「塞外樹木儘可砍:清代長城線外森林的變遷 (1640-1840)」,此研究延續邱老師已發表之〈明代長城線外的森林砍伐〉一文。該文旨在討論明代長城以北,森林遭受砍伐的背景:一是守邊軍士常因生活需求越界至國防線外砍伐與採集燃薪;二是邊境將士為修建營房與強化防禦工事,派遣較大規模的部隊越界砍伐;三是朝廷令軍士出境伐木或樵柴變現,用以籌措「撫賞銀」來籠絡邊境「屬夷」;四是為解決邊地居民建材缺乏與燃料不足的問題,曾有數名邊境官員對居民越界砍伐一事予以通融,並派軍士加以保護;五是有些將領圖謀不軌,謀取私利,命令軍士越界伐木運回內地販賣。這些情況,於公於私,依照明代律令均屬違法。1570 年代,明朝與蒙古和平互市。明廷准予邊軍定期出界伐木;蒙古人也在塞外伐木販至宣府、大同等互市地點,轉賣給漢人。1598 年以後,遼西走廊松嶺山脈的許多關口開始出現木市,至十七世紀初,燕山山脈一帶亦有砍伐林木的紀錄。總括而言,明廷限制砍伐長城以北森林的目的之一,在於顧慮國防安全,避免無森林屏障,致使蒙古人長驅直入。

  當邱老師欲進一步探索清代塞外森林砍伐情形時,除前人的研究外,更蒐羅新的檔案材料,如清代歷朝《宮中檔奏摺》、《宮中檔硃批奏摺》、《明清內閣大庫資料庫》、《清宮熱河檔案》等,為明清兩代的塞北地區環境變遷提供一全盤認識:明清交替之際,明廷頒布的邊境伐木禁令鞭長莫及,邊境一帶早有許多內地漢人陸續前往移墾,以致當地森林幾經砍伐後,較之早期已縮減。清人入主中國後,由於最初對蒙古採取「分而治之」的封禁政策,限制蒙古人生活的場域,遂迫使一些在邊境以牧業為生的蒙古人改變生活習慣,改以種地、伐木為生;同時,清廷也有限度地開放內地漢人移墾蒙古。這些措施都使得長城以北──東起松嶺山脈,西至河套區域:直隸口外山場、木蘭圍場一帶、克西克騰山、大青山、穆納山──原本茂密的森林逐漸被砍伐殆盡。

  到了清初,更出現了因清廷封禁政策管制不嚴,導致越來越多內地商民前往塞外砍伐木植運往內地販賣,以及部分蒙古牧民以砍伐之木植與內地商民交換茶、布等商品的情形。有見於此,清廷為增加稅收使然,遂於長城沿線關口,例如:古北口、潘家口、桃林口、喜峰口、石塘路、潮河川、墻子路、南治口、二道關、龍井口、董家口、鐵門關、獨石口、殺虎口、多倫諾爾等地抽取木稅。

  不過,這些關口卻經常出現稅收不足的情形,一方面是由於清廷對蒙古牧民施行懷柔政策,其中包括砍伐木植不必抽稅,有些內地商民見有利可圖,便與部分蒙古牧民合作,導致逃漏稅案件層見迭出。經砍伐的木植,大多採水路方式運送,以燕山山脈為例,商人即就近利用大凌河、灤河、潮河、西遼河等四大水系,將山中砍伐之木植販運至口內。另一方面,隨著蒙古牧民、內地商民等不斷地開墾,這些山場的木植日益減少,稅關漸漸無法滿足清廷所要求的木稅。為了解決此一問題,清廷幾度招商採辦,卻都因商人考量山場木植稀少而不了了之。惡性循環之下,木稅只得從其他盈餘貼補,或由官員自行分賠。這些都是直隸口外山場、木蘭圍場一帶、克西克騰山、大青山、穆納山等共同的現象。

  但一般而言,口外伐木的權利大多被清室王公大臣所壟斷,一般內地商人無法與之抗衡,只得接受這些權貴要脅,奉獻節省銀,以求取得砍伐木植的執照。再者,早年清廷採辦木植多半在口外易於砍伐、交通便利之處;至乾隆年間則以木蘭圍場為主要採辦地區,此地因屬皇家園林的一部分,受到官方保護而未遭破壞,故森林資源較其他林場豐富,主要供應修築京城、陵墓與熱河行宮之用。只不過清廷於木蘭圍場採辦木植多是採招商辦理,是故經常發生商人在此私賣盜採、變更木植等案件。

  長期為清廷封禁的穆納山,也是商人盜採嚴重的區域。雍正十二年 (1734),官府查獲商人段士英盜採當地十餘萬根木植。但此案歷經數年未結,盜採之木植亦棄置未處理,直到乾隆十二年 (1747) 至乾隆十七年 (1752),清廷才重啟此案,反覆斟酌如何處理這批棄置木植與辦理招商事宜。緊接著乾隆十七年,綏遠將軍富昌、欽差通政使麒麟保、山西巡撫阿思哈等又議奏穆納山砍運新木事宜,從而議定出伐木管理章程。這件章程目前收於臺北故宮藏軍機處摺件,旨在說明清廷處理採辦木植的政策形成、招商形式、管理方式、監督原則、弊端責罰等事。唯此份文獻未經前人引述,故全文仍有待進一步分析。

  另一個案例為大青山。此山在明代時森林茂密,多有馬、牛、羊、犬等動物穿梭期間。但受到雍正十三年 (1735) 至乾隆四年 (1739) 清廷在歸化修築新城、招商採辦木植一事的影響,大青山森林遭砍伐殆盡,致使乾隆中期以後無木可砍,商人亦不願至此採木。影響所及,歸化、綏遠一帶的喇嘛為了蓋廟,只得奏請遠赴甘肅採木。

  邱老師歸納出明清二代在砍伐塞外木植政策的差異:明代因顧慮國防安全,在栽種或砍伐木植等事上都經過審慎考慮,因此,此際砍伐塞外木植猶如涓涓細流。到了清代,曾為國防威脅的蒙古,遭清廷以封禁、聯姻、推廣喇嘛教等方式羈縻,以致此時招商砍伐塞外森林之勢猶如洪水猛獸,亦衝擊著蒙古的社會、經濟結構。

  邱老師在介紹這些山場於清代採辦木植的情況時,所引用的每一則事例、案件皆十分有趣,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而與會的學者也補充說道,許多與清代邊疆有關的公文大都以滿蒙文撰寫,若想進一步解讀,可參考《康熙朝滿文錄副奏摺全譯》、《理藩院則例》、《清朝前期理藩院滿蒙文題本》等,誠為研究上相當實用的建議。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