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召集人: 賴惠敏
時間: 2012 年 6 月 13 日(三)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本次讀書會由賴惠敏老師向與會成員報告五月間前往北京、山西之考察心得。賴老師為執行國科會計畫「清代恰克圖貿易」,至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簡稱一檔館)查閱《軍機處錄副奏摺》和《宮中硃批奏摺》等檔案。賴老師言及早年中研院史語所已向一檔館購買《軍機處錄副奏摺》微卷,但是一檔館沒有將該檔冊目錄交予史語所,因此,研究者必須安排時間到一檔館查抄目錄,徒增研究困擾。《軍機處錄副奏摺》分為雍乾朝、嘉慶朝、道光朝、咸豐朝、同治朝、光緒宣統朝,必須按照各朝查閱。《宮中硃批奏摺》沒有分朝代,依照關鍵詞即可找到歷朝檔案。以研究「恰克圖貿易」而言,清廷有兩個單位的奏摺檔案最為重要,一是庫倫辦事大臣,二是察哈爾都統。前者奏摺有四、五百件,後者也有兩、三百件。其次是張家口理事同知、張家口稅關監督和萬全縣也有部分檔案,例如:記錄茶票、釐金等問題,皆極具參考價值。

  為有效控制蒙古地區,清廷厲行封禁、隔離政策,頒布「照票制度」。在殺虎口、張家口、歸化城、古北口、多倫諾爾等處設置榷關。凡赴蒙古地區貿易的內地商人,必須向理藩院或駐張家口的察哈爾都統、歸化城將軍、多倫諾爾同知、西寧辦事大臣等申請,經審查頒發准入蒙古「部票」,在指定盟、旗境內貿易。無票者不得進入蒙古貿易。其次,商人到此,若想轉往他處貿易,必須呈報該處管轄衙門發給印票,並同時知會前往貿易地方的官員。商人貿易完畢欲返回內地,亦須附「票」檢查,始准入關進口。

  張家口,在明代屬宣府西路萬全都司。永樂七年(1409 年),宣化府設置總兵官,稱宣府鎮。據《皇明九邊考》云:「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分屯建將倍於他鎮,是以氣勢完固號稱易守,然去京師不四百里,鎖鑰所寄,要害可知。」隆慶五年(1571 年),明廷與韃靼議和,張家口成為明廷與蒙古互市之地,四方商販皆來此貿易。《萬全縣志》亦云:「宣德四年,始築堡城,為與蒙古通商互市之要鎮。」雍正二年(1724 年),清廷在張家口設理事同知廳,辦理與蒙古民人交涉之事。換言之,張家口雖在清代邊防目的已減弱,但仍是扼制蒙古往來中國內地的重要通道。

  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記載,內地商人前往恰克圖與俄羅斯貿易,必先造具花名冊,呈送張家口理事同知,詳報管理察哈爾都統,由都統派員赴理藩院,請領恰克圖部票。到張家口散給各商收存,出口貿易時,將隨帶貨物開單呈送察哈爾都統等衙門。每票准帶貨一萬二千觔之數,繙寫清字貨單黏貼票尾。鈐印發給。張家口北口守口官兵,於該商運貨出口。嘉慶十年,察哈爾都統佛爾卿額等奏明,將市圈八旗駐防官兵房間租與商民居住者,原為該商民領票出口貿易換回貨物存貯,圈內納稅易於稽查。照票查驗放行,及至換貨回口市圈,則由大境門進口納稅。貨存市圈各鋪而大境門外朝陽村鋪戶換回貨物存貯本鋪,並不報稅。迨賣與客商始行進口輸稅。大境門內的鋪戶與朝陽村的鋪戶領票貿易相同,而納稅兩歧。道光二十九年察哈爾都統飭令張家口理事同知會同左司傳集朝陽村保正,及本年領過恰克圖部票之萬盛隆、萬盛成、聚順昌三家鋪戶,剴切曉諭情願歸入市圈票行一體領票出口,貿易換回貨物即在市圈存貯一同納稅。張家口的檔案存有商號借部票或偷漏稅銀的奏摺,都可瞭解清朝對中俄貿易管制嚴格。咸豐十一年,察哈爾都統慶昀奏張家口的釐金減少,咸豐九年初關票數 230 張,十年才 215 張,顯然是奸商有所偷漏,審訊守門兵丁,發現巨和義、廣聚昌、德巨湧、大泉玉賄賂官兵,這四家商號被罰 20 倍的釐金,共 10,945 兩,藉故充實國家財源。

  中國茶葉也由張家口出口至恰克圖,檔案中可見貿易的過程。例如,福建崇安縣檔案提到「崇安縣屬武彝山茶市盛旺之際,各省鉅商挾貲而來,紛紛群集」恰克圖商號雇用茶行在崇安縣納稅,沿途各關應納之稅銀並雇船腳費用,均於啟程時算清,茶行包送名為「包載包稅」,並立召攬票為憑。運至張家口應造具鋪戶花名冊呈報。武彝茶的運輸路線由崇安,經江西、江蘇、河南、山東、山西等省,至張家口、庫倫、恰克圖。崇安縣相關檔案還記載咸豐三年茶市被擾,請由海運轉銷、崇安縣稅釐分局司職員胡光照侵吞茶稅、閩省茶稅等。其次,根據游博清博士在英國國家檔案館發現武彝茶的運輸時間如下:武彝山茶挑至崇安(一天)、再挑至鉛山縣(五天)、裝小艇至河口(一天)、再換小艇至玉山縣(四天)、過山挑至浙江常山縣(兩天)、下小艇到杭州江口(四天)、過杭州城黑橋過關裝船到上海縣(七天)裝大海船(十三、四天)、到天津府起駁小艇內河到通州府(五天)、騾駝至張家口(八天)、茶賣與貨房(即洋行商)、駱駝走蒙古到恰克圖(四十天)轉賣夷商。

  除查閱文獻之外,賴老師獲邀至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邊疆中心)演講「十九世紀中俄茶葉貿易」。賴老師向我們說明邊疆中心去年已與蒙古國家檔案局商議,出版清代庫倫辦事大臣的檔案,包括滿文、蒙文、漢文、俄文檔案。目前這些檔案已由蒙古國家檔案局進行整理,邊疆中心協助製作目錄、排版。約莫兩年後,這二個單位將合資出版一千六百冊,每冊在五百頁以上的史料集。除此之外,中研院近史所藏有 1860 年清廷與俄國簽訂北京條約之後,庫倫與恰克圖地區的檔案,也是研究中俄之間貿易活動的絕佳史料。以上史料得以讓我們更加全面地認識清代中、俄貿易活動概況。

  考察山西太原、祁縣、平遙等地之山西商號現況,例如:蔚長厚、日升昌、恆隆光、長裕川等商號,它們都曾至恰克圖貿易。這些商號主人事業有成之後,便在家鄉興修府第宅院。近年來,這些宅院皆成觀光景點,但時過境遷,除了奢華的宅邸外,都沒留下什麼資料,供後人緬懷昔日榮景。其次,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所長劉建生教授,帶領賴老師參觀山西會館,那裡展出一些商業帳簿,但目前學界利用這些帳簿做研究的學者卻為數不多。劉教授說他去過恰克圖和俄國,蒙古國的官員給他看俄文檔案,他並未發現漢文的商號檔案。賴老師分享完考察心得,讀書會成員們接續討論李華彥在 5 月 23 日報告的道光二年(1822 年)〈理藩院查訊庫倫客民渠士佶等控案〉——庫倫哈拉河地區蒙古人驅逐漢人事件。

  自清入主中原,清廷為羈縻蒙古,解決蒙古人生計問題,在「照票制度」管理原則下,定期發給漢人出入蒙古照票。許多內地漢人(例如:山東、直隸、河南等處),每年成群結夥在春天入蒙古地區為蒙古王公與蒙古牧民做工、種田,秋季返回內地,稱作「雁行」;並且,由地方官員監督漢人墾荒是否有越界,避免墾荒、牧養糾紛。

  在清廷缺乏監督機制與濫發照票結果,久而久之,許多內地人便在蒙古定居,他們學習蒙古語、風俗、通婚,逐漸融入當地社會。從古北口、獨石口,昭卓盟南部地區各旗,至張家口、歸化城和河套地區,遍佈漢人移墾農村與田地。雍正元年至二年之間,清廷設置歸化城、張家口、熱河三廳管理移墾蒙古的漢人,編制牌頭、甲首稽查戶口,維持治安,解決漢、蒙民人糾紛。清廷規定分配給蒙古王公、旗丁的土地均為公有,僅有土地使用權。

  逐水草而居乃蒙古風俗,故會與漢人發生土地租佃關係的多屬蒙古王公、台吉、官吏、喇嘛等上層階級。在清廷放寬漢人移墾蒙古之後,蒙古人與漢人之間持續存在租佃、典押、轉讓、永租等契約買賣關係,致使這些公有地變相成為私有地,也延伸出許多土地交易糾紛,導致蒙古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越來越多蒙古人脫離遊牧生活,「越旗種地」,或游移搶劫內地貿易商隊為業,前述〈理藩院查訊庫倫客民渠士佶等控案〉即為一例。另一方面,這些在蒙古墾荒、牧養的漢人,不乏中途轉業經商者。根據波茲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前往蒙古、俄羅斯貿易者必須學會蒙古語、俄羅斯語,了解當地風土氣候、貿易路線、物產情況,使得交易順利進行。山西商號也利用這樣的機會,招募這些人士,往來內地與蒙古之間,甚至遠赴俄羅斯貿易。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