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第二次讀書會紀要

 
書名: 西村玲著《近世仏教論》
主持人: 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20 年 3 月 21 日(六)上午 10:00 至下午 12:00
地點: 線上會議室
撰寫人: 黃祖恩(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第二次讀書會紀要
 

  此次讀書會接續閱讀《近世仏教論》之〈教学の進展と仏教改革運動〉,以歷代將軍皈依的淨土宗作為討論核心,主要討論近世佛教檀林的教育內容及檀林與政治的互動。參與本次會議的有林桂如教授、曾堯民教授、簡佩琦教授、簡凱廷教授、劉家幸博士、郭珮君博士、李志鴻、賴霈澄、黃祖恩、方品富等人。

  檀林作為寺院的學問機構,在德川幕府成立之前早已有參學風氣,且諸宗都有各自的教育機構,而在十六世紀後半至十七世紀前半,整備於幕府所頒布的禪林制度。每個宗派都有各自的傳法法度,如淨土宗需要歷經十五年以上的修行才有住職的資格;曹洞宗則要求三十年的修行成就,才具備傳法的資格。檀林的興盛,除了反映寺院法度下,為了取得住職、教導職的必要條件外,各大寺院亦為了競爭幕府的獎金,逐漸完備檀林、學寮的教學研究場所。相較於中國清代寺院講學風氣積弱不振,江戶佛教則凸顯了學問追求背後的現實動力。

  淨土宗因為歷代將軍皈依,其檀林首剎的增上寺即是將軍家的菩提寺,淨土宗與政治的緊密關係,也造就其最完備的檀林制度。淨土宗檀林的成立,始於淨土宗之白旗流的源譽存応 (1544-1620),存応擔任增上寺第十二任住職,取得家康的信任後,除了得到觀智國師的稱號、寄贈宋元明三種大藏經外,更在關東建立「十八檀林」,完善淨土宗的學問機構。同時期京都知恩院的尊照,則在德川秀忠皈依後,脫離天台宗青蓮門院,並且開設華頂門跡迎接皇室的良純法親王,以此政治勢力為後盾,確立了知恩院在淨土宗的地位,並且與存応一同制定檀林規則及宗義法度。由於淨土宗將負責行政職務的總錄所置於增上寺,檀林除了作為教育機關外,亦必須周旋於諸藩與幕府間,並且負責管理學徒、推薦住職、舉行檀林會議等行政工作。

  檀林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透過問答以及日常講義兩類,以淨土宗開祖法然的《選択本願念仏集》為主,輔以淨土三部經、善導、聖冏著作,旁及俱舍、三論、華嚴等基本教學,亦有包含諸子百家外學的講義。而教育課程上則必須選取名目、頌議等九部,每部所需三年,在最終的無部前,總共必須歷經二十四年的修學才有擔任住持的資格。而隨著時代往後,修學的年限則逐漸減少至八年。

  總結而言,檀林的學問體制作為僧侶位階、寺格的提升基礎,同時兼有行政機能,維持、更新著教團組織。然而檀林的學問系統在中央統括下,也喪失了對於祖師、聖典的批判活力。

  廖肇亨教授補充,淨土宗與家康的親密關係,源於家康特意疏遠臨濟宗五山派,轉而親近淨土宗。成功大學簡凱廷教授則補充,淨土宗在江戶時期出現許多俱舍、唯識、《易經》等不同知識體系註解作品,即是源於淨土宗檀林制度的完備。在接續的討論時間裡,成員針對天台宗本末寺關係、天台宗內部的宗派衝突、天台宗十八檀林的體制,兼及紫衣地的變動、抄本刊刻過程中寺院的角色、教學內容與佛教的基礎知識等問題熱烈討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