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
|
游騰達教授以明代晚期關學代表人物馮從吾(少墟,1557 - 1627)於萬曆二十四年 (1596) 在寶慶寺講學、繪製與撰作而成的〈善利圖〉及其〈圖說〉為例,探討往昔學者如何透過圖象化的方式來表述關於行動意志之辨析等抽象觀念。首先說明〈善利圖〉之繪製所根據的《論》、《孟》文獻。繼之,以此線索展開相關圖式的溯源與比較工作,亦即將該圖式對比范浚(香溪,1102 - 1150)的〈舜蹠圖〉,以及許謙(白雲,1199 - 1266)、程復心(林隱,1157 - 1340)等人對《論語‧述而》「聖人吾不得而見」的圖象論述。三者,又藉由同屬關學系統中,王建常(復齋,1615 - 1701)、王弘撰(山史,1622 - 1702)等人的評議,省思馮氏〈善利圖〉的可議之處,進而將該圖式對比於《朱子文集》卷五十九中所收錄的〈誠幾圖〉與王柏《研幾圖》一書中的〈誠幾德圖〉。於是,或可看出往昔學者對於人的意識活動存在兩種關注焦點:一是強調義利分途的「自我決意」之意念裁決,一是針對道德上「善的意志」應具有優位性的體會表達。此外,對於如何達成目標,馮從吾則另作〈附錄〉一文說明修養的方法。最後,期望透過上述的研究,可以窺見宋明時期以來理學發展中本有一藉圖說理、託象顯意的論學傳統,至於「以圖說理」的優劣問題則是值得繼續深入探討的相關議題。
與會學者有幾點討論:一、當說明在「以圖說理」之方法中,圖式的價值與意義。二、圖式是直覺式的(相對於哲學的思辨性),雖然具有直觀表意的功能,但或許仍是輔助性的性質,有待文字圖說來提供說明(補充意義)。三、〈善利圖〉中「義/利」並立兩途與〈誠幾圖〉中「正/邪」主從兩歧的不同,當詳細說明其概念層次的差異。四、針對義利之間是否有其他可能性提出疑問。發表人申述其研究旨在掘發較少為學界所關注的學術脈絡,至於「以圖說理」的表述方式應著重在圖文的互詮,即關注圖式與圖說的相互補充說明,而非單以圖式取代圖說文字,反之,圖式亦非可為圖說文字所取消者。
黃崇修教授首先提出程子:「醫家以不認痛癢謂之不仁,人以不知覺,不認義理為不仁」說法。朱子對此論點深表贊同而說道:「伊川有一段說不認義理,最好。只以覺為仁,若不認義理,只守得一箇空心,覺何事!」根據朱子說法,「不認義理為不仁」一段應該是程伊川所言,而且就伊川或朱子而言「認義理與否」可作為判定學者能否體仁之重要判斷標準。
不過,人為什麼不認義理就是不仁?此處所言義理是在什麼立場下與仁有關?如果與仁有關,義與理又是怎樣的邏輯關係而形成其道德實踐上的價值?針對以上諸問,黃教授認為有必要從伊川理學背景,也就是周敦頤、張載、程明道等師友言說中進行探究,繼而在這些宋代儒學建構過程線索中,找到伊川繼承先秦仁義思想特色與轉進軌跡。尤其黃教授在其探討明道仁學概念之結論中提出,韋政通教授質疑明道仁學消融主客關係從而學理上缺乏犧牲承擔、捨身取義之實踐指涉可能;如此一來,孔孟時期強調與困境搏鬥的生命感動在此種仁學系統下就有可能被抹煞忽略而失去行動力。假設韋教授的說法有其意義,那麼伊川所強調的義理概念是否能夠成為完整詮釋明道仁學道德實踐力之關鍵因素。
與會學者有幾點討論:一、韋政通教授說法有誤,表面上似乎有其現實情境上的觀察,實則是誤解了明道。明道之仁是圓教系統天人一本貫通下的展開,其仁德之心之作用即是本體之用,可有道德實踐之原動力無須外借,所以不會有缺乏犧牲承擔、捨身取義之問題。二、順此,仁是一種自由意志,是一種無條件的道德自我驅動,所以仁是作為義之實踐根本,雖然義也是內鑠而為第一義,但他是掛在仁心上而予以理解展開,所以韋教授的說法是倒果為因,必須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