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委員會簡介
明清研究通訊
學術活動
專題計畫
出版資訊
相關連結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人訪談錄
專題報導
演講活動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位置:
首頁
>
學術活動
> 演講活動
演講活動
布琮任教授演講「島嶼、權力與管治:長十八世紀的清王朝與大英帝國」紀要
布琮任教授任教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歷史系,是清代海洋史領域的重要學者,長期關注清朝如何面對海洋、管理海疆。著有《藍色邊疆:東亞海域中的清朝方略》、《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等書籍,研究主題十分廣泛。本次演講,布教授從清帝國與大英帝國如何治理邊陲出發,探討二者對島嶼的權力管制方式,此研究也挑戰長期以來視清朝為內陸帝國的認知。 ...
(觀看全文)
宋念申教授演講「當『亞細亞』遇見『九州』:重思利瑪竇與衛匡國的中西地圖交流」紀要
在本次演講中,宋教授以傳教士利瑪竇 (Matteo Ricci, 1552-1610) 與衛匡國 (Martino Martini, 1614-1661) 為切入對象,從東、西地圖學或地理學知識「相遇」的角度,探討九州和「五大洲」兩種大地的想像,是如何形塑亞洲這一概念。 先從利瑪竇談起,1602 年應萬曆皇帝 (1563-1...
(觀看全文)
宋念申教授演講「《尼布楚條約》與東亞地圖國家的形成」紀要
宋念申教授,現為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及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宋教授的研究興趣為區域及全球史視角下的中國近現代史、邊疆與民族、東亞史、城市、歷史地理等。著有 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 1881-1919、《發現東亞:現代東亞...
(觀看全文)
高嘉謙教授演講「海國天地——航路與詩路」紀要
中研院「東亞文化交流視域中的城市書寫」主題計畫,邀請臺大中文系高嘉謙教授,介紹出版新書《海國詩路:東亞航道與南洋風土》,以「航路與詩路」為主軸,展開演講。 一、航路與書寫:南方世界的知識構圖 高教授首先解釋講題「海國天地」來自國際書展時新書分享會的構想,「航路與詩路」則為書寫主軸。書封以 19 世紀初外國人繪製的東印度...
(觀看全文)
廖肇亨教授演講「黃檗宗史料兩種《檗宗譜略》與《新黃檗志略》論考:從江戶初期詩僧深草元政談起」紀要
佛教與東亞文化交流 本次演講中,廖肇亨教授首先指出近年黃檗宗研究之所以成為顯學,與學界關注東亞文化交流的熱度密切相關。正如西嶋定生 (1919-1998) 所言,漢字、律令制(典章制度)、儒學與佛教構成東亞文化交流的四大支柱,佛教已佔其一;儒學主要...
(觀看全文)
岸本美緒教授演講「改姓與復性:明清時代江南士人的家族認同與社會流動」紀要
本次演講,是岸本美緒教授於東海大學歷史學系舉辦的「重返江南:明清交替時期的民眾與社會」學術座談會上,發表的主題演講。岸本教授是明清社會經濟史的專家;明清社會經濟史為日本學界於 20 世紀後半開展的重要領域,最初主要聚焦於江南,包括岸本教授自己的研究,亦是以松江府為起點。儘管隨著 1980 年代的研究轉向,江南已不再是討論的中心,後續學...
(觀看全文)
岸本美緒教授演講「『重商主義』與明清中國」紀要
「如果把清初的貨幣論,與同時代的西歐重商主義貨幣論相比較,一定會是有趣的話題。」岸本美緒教授曾在其文章〈關於康熙年間的穀賤問題〉(1982) 中提出此問。重商主義(或重商思想)一詞在中國經濟思想史的脈絡中具有多種意涵,如南宋浙東事功學派反對抑商政策,強調富人商賈經濟活動對國家的積極意義,此一主張可視為中國早期自由貿易思想的一種表現;清...
(觀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最後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