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委員會簡介
明清研究通訊
學術活動
專題計畫
出版資訊
相關連結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人訪談錄
專題報導
演講活動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位置:
首頁
>
學術活動
> 演講活動
演講活動
丁荷生教授演講「新加坡華人廟宇網絡的復興:以章芳琳 (1841-1892) 為例 (The Resurgence of the Chinese Temple Network in Singapore: the role of Cheang Hong Lim (1841-1892)」紀要
這場演講是「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合作出版系列演講的第一場,很榮幸邀請到新加坡大學中文系丁荷生 (Kenneth Dean) 教授分享有關新加坡華人廟宇的研究。丁教授是華人民間宗教研究的專家,長期耕耘於華人民間信仰(尤其是道教)與通俗文化的研究,曾與廈門大學歷史系鄭振滿教授合作考察福建泉州府的廟宇碑刻,並拍攝福建民間信仰紀錄片《...
(觀看全文)
宋怡明教授演講「國家怎麼玩:以明代東南沿海的軍戶與衛所為例」紀要
本次講題「國家怎麼玩」,旨趣在於說明一般人民是怎麼利用國家所設計的制度,與國家打交道。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宋怡明 (Michael Szonyi) 教授並不僅是將軍戶的歷史還原於地方社會、地方史的脈絡中,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基礎上進一步辨析軍戶的經歷、策略與選擇。所謂「國家怎麼玩」,其關鍵便在於:一般人民在日常生活中...
(觀看全文)
劉晞儀教授演講「法國紀實性政治圖像對乾隆宮廷繪畫的多元啟發」紀要
劉晞儀博士現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助理主任,主要研究明清書畫藝術,這次演講為其近年對清代宮廷藝術研究成果。關於明清藝術與歐洲文化交流的研究,學界成果豐盛,涉及技法、題材、紋飾等面向,本次演講以三個例子:郎世寧繪〈乾隆大閱圖〉、乾隆繪〈鹿角圖〉、郎世寧等人合作〈平定回疆戰圖〉系列,從個人、家族、帝國三個層面,討論十七、十八世紀法國宮廷...
(觀看全文)
定宜莊教授演講「關於清朝民族與邊疆問題的幾點思考」紀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主辦「他山之石」系列演講,本次邀請定宜莊教授主講「關於清朝民族與邊疆問題的幾點思考」。定教授研究核心是清史與滿族史,也擅長以田野口述訪問的形式追索清代八旗後人的足跡。本次演講主題,是定教授這四、五年來關注的課題;此議題之發想,原與北京官方所主導「大清史」的纂修工程有關。 演講伊...
(觀看全文)
黃富三教授演講「林朝棟如何發展霧峰林家的樟腦業?」紀要
黃富三教授現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其研究領域為家族史、臺灣社會經濟史。黃教授近年投注相當多的心力解讀霧峰林家林朝棟 (1851-1904) 文書,[1] 並運用林朝棟文書撰寫《霧峰林家之復興》,討論林朝棟、林文欽等人在清末至日治初期間,走出林文察 (1828-1864) 戰死沙場、林文明 (1833-1870) 正...
(觀看全文)
林玉茹教授演講「通訊與貿易:十九世紀末臺灣與寧波商人的訊息傳遞」紀要
林玉茹教授長期關注臺灣社會經濟史、商業史、區域研究以及清代臺灣史等課題。本次演講,林教授從訊息傳遞的面向出發,發表對 19 世紀末東亞商業活動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往關於訊息傳遞的研究,大多偏重於制度史與郵政史層面,林教授此次則利用臺灣鹿港郊商許志湖家族文書 (1895-1897),以及晚清 (1894-1905) 在寧波、淡水經營...
(觀看全文)
鄭雅尹女士演講「日本竹枝詞中的知識視域與異文化體驗:從黃遵憲到清末留日學生」紀要
鄭雅尹女士為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領域為晚清詩學、近代中日漢文學關係。本次演講為鄭女士博士論文的部分成果,以黃遵憲 (1848-1905)《日本雜事詩》與清末留日學生創作的日本竹枝詞為例,探討其間的典範傳承以及所開創的詩體內涵與特色。 自 1896 年中國官方派遺學生赴日留學起,留日風潮到 190...
(觀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最後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