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委員會簡介
明清研究通訊
學術活動
專題計畫
出版資訊
相關連結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人訪談錄
專題報導
演講活動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位置:
首頁
>
學術活動
> 演講活動
演講活動
胡白石 (Pierre-Emmanuel Roux) 教授演講「19世紀中葉清朝與朝鮮越境的走私者與天主教的傳播:以朝鮮神父金大建和崔良業為例」紀要
胡白石教授是巴黎西岱大學副教授和法國遠東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 17 至 19 世紀的中朝歷史。本次演講為中研院史語所與法國遠東學院合辦,主題為 20 世紀以前天主教在東亞跨國網絡的傳教活動。胡白石教授以金大建 (1821-1846) 與崔良業 (1821-1861) 的「殉道神父」之聖徒形象以及他們所從事的「宗教走私」活動為核...
(觀看全文)
和文凱教授演講「早期現代國家正當性與民眾的政治參與:英國、日本與中國的比較研究」紀要
近代早期國家 (early modern state) 如何獲得統治權力的正當性,是和文凱教授本場演講的主旨。和教授以近代早期的英國 (1533-1780)、日本德川幕府 (1640-1895) 以及清代中國 (1684-1911) 為例,分析執政者如何以維護「公共利益」的宣示與行動,建立國家權力的正當性,並為國家與社會兩造之間,提供...
(觀看全文)
孔令偉教授演講「清朝入關以前滿洲、朝鮮與日本間的資訊流通」紀要
孔令偉教授的研究領域為歐亞大陸技術交流史、滿蒙藏諸語的歷史語文學。本次演講主題算是 2024 年在《成大歷史學報》「內亞與海洋史」專號發表的〈從滿文媒介看清朝資訊在江戶日本之流通〉姊妹篇。在本次演講中,孔教授將從移動人群在內陸亞洲 (Inner Asia) 與季風亞洲 (Monsoon Asia) 之間,促成跨地域資訊流通與文化交流的...
(觀看全文)
賴惠敏教授演講「從《恰克圖條約》看中俄邊境的管理」紀要
賴惠敏教授為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專長為清史,研究領域廣泛,涵蓋財政史、法制史、政治史及家族史,出版專書數本、論文數十篇。賴教授2020年出版的《滿大人的荷包:清代喀爾喀蒙古的衙門與商號》,討論清朝如何以有限的經費有效治理喀爾喀蒙古,而商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23年賴教授出版《乾隆的百寶箱:清宮寶藏與京城時尚》,書中探討俄羅斯進...
(觀看全文)
王汎森教授演講「道咸年間的宗法烏托邦──以畢紫筠《衡論》為主的討論」紀要
王汎森教授長年從事思想史的研究,此次演講的主題,是奠基在他 2021 年於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中國思想的新傳統時代」的第三部分,探討清代嘉道咸時期 (1795-1861) 的政論。王教授曾提出一個「漫長的 19 世紀」的概念;他注意到 1800 年以後,清朝不僅飽受內憂外患的侵襲,更面臨人口過增、地方治理等各種結構上的問題,當...
(觀看全文)
蔡松穎博士演講「社會網絡分析(SNA)如何應用於歷史學」紀要
演講伊始,蔡松穎博士從清代歸化城的商人群體與貨幣研究,分享如何在歷史學研究中,實際操作社會網絡分析,以及相關應用的發展性與限制。蔡博士與社會網絡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工具的淵源,源自其博士生時期,擔任許雅惠教授數位人文應用相關課程的助教,因而開始接觸 Gephi 等程式。透過數位工具使大量...
(觀看全文)
林倩萱 (Nicole C. Richardson) 教授演講「The Mirror and the Brush: Agency, Audience, and Authority in a Late Ming Séance」紀要
林倩萱 (Nicole C. Richardson) 教授,加州大學大衛斯分校歷史學博士,現為南卡羅來納大學北部分校歷史系教授。林教授的研究興趣為帝制晚期與近代中國的性別、家庭與婦科,如何與國家主義和現代性彼此之間互相影響。同時,林教授亦關注性別如何塑造及體現感情,亦即本次演講的主題,將探討一位父親如何運用降神會 (Sé...
(觀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最後頁
下一頁